誰能想到,一塊年輪蛋糕,能把一個身陷丑聞的藝人重新推上輿論C位。去年因為涉嫌性侵女性被移送檢方,昔日搞笑組合「ジャングルポケット」成員齋藤真司原本應該在風口浪尖上低調做人,結果這哥們反其道而行,直接在群馬縣高崎市開起了『バームSAITOU』蛋糕店,簡直就是“丑聞藝人自救手冊”的現實版本。
開業當天,場面堪比演唱會,數百人排隊買蛋糕,齋藤本人親自上陣,笑臉相迎,合影簽名不在話下,還順便來段搞笑段子助興,營業氣氛一片和樂融融。顧客們也是毫不吝嗇好評,“服務神級”“応援してる”“神対応すぎる”此起彼伏,仿佛大家都把去年的那檔子事兒給遺忘在角落。
但與此同時,網絡上的畫風卻徹底跑偏。社交平臺、匿名論壇全是火力全開的吐槽:“居然還有人去捧場?”“看到明星臉就自動原諒了?”“你們是忘了他做過什么嗎?”“実刑になったらどうするの?”各種辛辣評論一波接一波,實體店和網絡上的“溫度差”簡直裂開到能插下一整條高崎線。
其實,日本娛樂圈向來不乏出事后靠副業翻身的例子,賣咖啡、賣便當、開拉面館的比比皆是,但成敗的關鍵就在于“誠意”二字。齋藤這次靠與粉絲面對面打感情牌,想贏回好感,但問題是,他現在還是“被告人”身份,案子壓在那兒沒結,風頭正勁就高調營業,難免惹得不少人不爽。
更有媒體爆料,說他根本沒錢支付高額和解金,這開店賣蛋糕八成也是為了趕緊撈點救命錢。不過,正如有人說的那樣,“真人見面,容易嘴軟”,當齋藤本人熱情招呼、合影遞蛋糕的時候,就算內心有意見的人,估計也只能尷尬又不失禮貌地來句“加油哦”。
說到底,這事兒反映的就是現實與網絡輿論的割裂:實體店里排隊買蛋糕的,和鍵盤后瘋狂輸出的,可能根本是兩撥人。面對面的時候,人情味容易蓋過理性,但在網絡匿名環境下,大家更敢直說,更計較“社會責任”和“道德底線”。
至于齋藤真司的這家“Baum SAITOU”能不能撐到案子結束,就得看法院判決和輿論風向雙重決定。要是最后判無罪或緩刑,可能真能靠甜品打個漂亮翻身仗;但要是判了刑,那蛋糕店八成得變“關門SAITOU”。
不管結局如何,這出“丑聞藝人賣蛋糕翻身記”已經成了日本當下最魔幻的社會小劇場,吃瓜群眾只管圍觀,反正故事還長,下一集說不定更精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