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大罷免”首輪投票結果顯示,罷免案全軍覆沒無一通過。雖然8月23日還會迎來第二輪7位“立委”罷免投票,但民進黨及賴清德希望通過“大罷免”扭轉“朝小野大”的盤算已基本落空。民進黨施政天怒人怨,“大罷免”敗象早露。
01
私利作祟,盡失民心
罷免案以往是針對特定人物,而這次則是臺灣首次跨縣市、多選區的系統性罷免,也是臺灣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罷免投票,這種無差別的“大罷免”一直被質疑正當性不足。
首先,罷免動機不得民心、罷免手段盡顯惡劣。雙少數執政的民進黨及賴清德將政治私利凌駕于民眾意愿之上,罔顧民眾真正需求,圖謀以政治斗爭實現私利目標,早已被民眾看穿。在罷免過程中民進黨傾全黨之力介入,將“罷免案”變成政黨主導的“政治清算”,種種行徑丑態百出。在花蓮“立委”傅崐萁“罷免案”中竟傳出用現金利誘民眾投同意票的丑聞,而所謂“青年返鄉投票專車”活動車資全額補貼,資源調度高度集中且對象明確,政治誘導意圖昭然若揭。
25日“藍白”凱道反罷投票前夜,“館長”陳之漢臺上助講慘遭“青鳥”鬧場撒冥紙。“青鳥” 四處出征、惡意鬧場的行為讓更多人看清民進黨及其支持者的真面目,進一步堅定反對“大罷免”的決心。
其次,綠色恐怖打壓異己、漠視民生只顧罷免。賴清德濫用“司法”打壓異己,還試圖恢復所謂“軍事審判制度”,無所不用其極制造“綠色恐怖”。檢方用“某時某地”四個字將柯文哲羈押至今還沒找到更多證據,彭振聲妻子墜樓事件給臺灣民眾帶來極大震撼。賴當局不僅對在野黨展開“抄家滅門”式追殺,還對陸配、島內藝人等反對“臺獨”的群體蠻橫打壓,島內“綠色恐怖”愈演愈烈,所謂“民主法治人權”已徹底淪為笑柄。
近期臺風水災也是投票前的一面“照妖鏡”,將賴清德及民進黨的真實嘴臉暴露無遺。當民眾受災嚴重、亟待救助之際,民進黨卻依舊一門心思撲在 “罷免”上。在云林鄉間,果農老林望著因風災倒伏的果樹抱怨:“停電一周沒人管,政客卻天天喊罷免!”賴清德脫口講出“不能什么事情都找軍人”等冷血話語,對民生的漠視令人瞠目。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民進黨不遺余力鼓動老百姓投下“同意票”,種種行徑讓反對“大罷免”的民意洶涌澎湃。
第三,跪美賣臺讓人心寒、分裂言論起反作用。民進黨長期“跪美”、毫無底線討好美國,除了雙手奉上臺積電,在面臨“關稅戰”時還附加承諾巨額軍購。美國針對臺灣地區的關稅政策遲遲未宣布,賴政府對談判進程遮遮掩掩,似乎只想將時程拖過“大罷免”以免影響罷免結果。新臺幣大幅升值已嚴重影響島內以出口為導向的中小企業生計,若美方再宣布高關稅政策,對臺灣企業而言可能是滅頂之災。在如此嚴峻的經濟形勢下,民進黨當局卻無心應對,依舊操弄“大罷免”,絲毫不關心臺灣經濟發展和民眾就業前景,這讓島內民眾對其越發心寒。一旦“大罷免”成功,這些賣臺政策將不會再有反對聲音,這也成為民眾反對“大罷免”的又一重要因素。
賴清德原本指望“團結十講”助推“大罷免”,結果未過半便講不下去,錯漏百出、信口開河。例如試圖以“早坂犀牛”來證明臺灣存在獨立生態體系卻被無情打臉,該動物全名是 “中國犀牛早坂氏亞種”。“團結十講”不僅沒有團結臺灣民眾,反而讓民眾對其越發失望,也對“大罷免”更加抵觸。賴清德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成為反罷免最佳助推者。
02
眾志反制,人心所向
臺灣地區每隔兩年有一次大型選舉,一旦選后罷免成為常態化,那臺灣幾乎每時每刻都會處在選舉造勢和投票動員之中。
首先,島內民眾反感情緒被激發。這次為期半年的“大罷免”造成罷免方與被罷免方沖突不斷,社會秩序嚴重擾亂,民眾生活不得安寧。有機構預估此次“大罷免”耗費近5億新臺幣,在企業和民眾苦不堪言的經濟現狀下,如此巨額財政被支出在完全不顧及民眾福祉的事情上,更多反對的中間力量由此被催出。
其次,跨黨派聯合凝聚力量。反罷免陣營呈現出跨黨派聯合態勢,凝聚起強大反制力量。民進黨創黨元老許國泰罕見出來為國民黨“立委”站臺,公開呼吁民眾用選票“拉下爛黨”,這種來自民進黨內部人士的表態影響力不容小覷。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也帶領基層干部積極發聲,直言“罷免對市政發展沒好處”,從地方治理角度點明“大罷免”不合理性。各方力量匯聚一處,形成了反罷免的堅實合力。
第三,在野聯盟主動出擊占先機。在野聯盟積極主動開展了一系列有效行動。例如韓國瑜、盧秀燕、蔣萬安等藍營大佬形成“反惡罷鐵三角”分進合擊,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憑借跨黨身份吸引中間力量,網紅“館長”陳之漢借助自身對青年群體的影響力推動線上傳播,各方力量多管齊下擴大了反罷免影響力。他們還機智地將議題從綠營一貫操弄的“抗中保臺”巧妙轉向“大罷免”所帶來的社會成本等民眾更關心的問題上,如“高價疫苗采購”“雞蛋政策混亂”等亂象,引起中間選民共鳴;將宣傳重點放在民生保障相關內容上,強調反罷成功后能讓“立法院”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改善民生福祉的工作中,以此贏得民眾對反罷立場的認同。
03
自食惡果,后勢看衰
民進黨主導的“大罷免”鬧劇失敗,是臺灣民意自救和不滿的表達,許多民眾都表示“他們更想罷免的是賴清德”!26日“大罷免”投票結果就是給賴清德當頭棒喝,將讓民進黨和賴清德自食惡果。
首先,黨內矛盾將進一步激化。賴清德上任一年政績乏善可陳,此次又因主導“大罷免”陷入困境,其領導地位和在黨內的影響力必遭嚴重沖擊。黨內其他派系極有可能借此機會對賴清德進行清算,各方利益紛爭將浮出水面,原本就激烈的派系斗爭會愈演愈烈,民進黨內部預計會陷入更加混亂的局面,難以形成統一決策和行動力量。
其次,民意基礎恐持續崩塌。此前民調已顯示反對 “大罷免” 的人數比贊成者多出二成多,且這一趨勢較為穩定。“大罷免”失敗必將讓島內“反對民進黨”的氛圍愈發濃烈,民眾對其執政能力和施政動機的質疑也會更深一層,進而導致其民意支持率繼續下跌,想要重新贏回民眾信任恐難上加難。
第三,政治能量被大幅削弱。在未來的政治博弈中,民進黨通過強硬手段推動政策或進行政治斗爭的能力和影響力都將大打折扣,其政治能量會出現遞減趨勢,在諸多政策議題上的話語權也會逐漸式微,難以再像以往那樣肆意妄為。
最后,選舉形勢將愈發復雜。“大罷免”失敗可促使“藍白”進一步加強合作,攜手對抗民進黨。在2026年“九合一” 選舉以及2028年大選中,“藍白”合作若能發揮出協同效應,民進黨執政地位會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甚至有可能被民眾徹底拋棄。國民黨也應及時檢討,珍惜民眾對反罷免的支持,順應民意、多提民生議題,爭取民眾更有力支持,以實際行動回應“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的主流民意。
責編 | 周慕云
京彩臺灣
微信號:bjstb201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