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中醫智慧認為,人體各臟腑的狀態都能通過外在體征展現,脈搏便是其重要窗口。那么,脈搏中是否真蘊含著胃癌的微妙信號呢?讓我們一同探尋。
中醫把脈,歷史悠久,通過感知脈搏的微妙跳動來洞察人體健康。正常情況下,脈象平穩、節奏均勻。但當胃癌等疾病來襲,體內氣血、臟腑功能發生異常,脈搏也可能隨之變化。胃癌患者可能出現弦脈,如琴弦緊繃,或細脈如線卻清晰可觸,這可能與胃癌導致的脾胃失調、氣血虧虛有關。
然而,需明確的是,這些脈象與胃癌的關聯并非絕對。弦脈同樣可能見于膽囊炎等疾病,細脈也常見于營養不良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因此,僅憑把脈難以確診胃癌。
現代醫學為胃癌診斷提供了更為精確的方法。胃鏡檢查是胃癌診斷的首選,能直接觀察胃黏膜病變并取樣活檢。CT、MRI等影像學檢查有助于評估胃癌的擴散情況。此外,癌胚抗原等腫瘤標志物檢測也對胃癌診斷及術后監測具有重要意義。
盡管把脈不能直接診斷胃癌,但在中醫理念下,它仍為疾病診斷提供線索。對于胃癌高危人群,把脈異常或可提示進一步現代醫學檢查,助力早期發現胃癌。
因此,中醫把脈可作為胃癌初步篩查的輔助手段,但最終確診仍需依賴現代醫學的全面檢查。面對胃癌疑慮,及時就醫、全面檢查是關鍵。
【專家檔案】王芳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醫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臨床擅長“觀舌察病,循癥定方”,中醫藥治療肺結節、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及息肉、囊腫等癌前病變,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癌、乳腺癌、卵巢癌、腸癌、胃、食管癌、腦膠質瘤等;中藥預防術后復發、轉移,中藥聯合靶向、免疫等現代醫學治療晚期腫瘤,減輕放化療毒副反應。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中西醫結合醫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師從著名腫瘤專家花寶金教授,第六批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
出診地點:(1)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2)北京紅旗中醫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