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消息,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腦圖譜與類腦智能實驗室(簡稱“腦與類腦實驗室”)自主研發的柔性微電極植入機器人產品——CyberSense,近日被正式報道。這款機器人是腦機接口領域的一項重要突破。
CyberSense 被形象地稱為“縫紉機”式柔性電極自動植入機器人,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它能夠靈活適配不同規格的柔性微電極,并適用于嚙齒類、非人靈長類等動物的大腦皮層植入實驗。借助其高度智能化的感知系統,CyberSense 可以以微米級的三維操作精度,將厚度不超過10微米、寬度不超過100微米的微絲狀電極精準植入大腦皮層,同時巧妙避開腦血管,確保植入過程的安全性。
這種植入技術的核心原理是利用一根硬質針穿梭操作柔軟的微絲狀電極,類似于縫紉機的工作方式,因此得名“縫紉機”式植入。植入后的柔性微電極可以將大腦中的神經電信號傳導至微型芯片,通過芯片對信號進行處理和傳輸,從中解析出大腦在執行特定任務時的信息處理邏輯,進而用于控制外部設備。此外,該技術還可以通過微電流刺激電極觸點附近的神經細胞,對腦活動進行調控。
目前,CyberSense 已成功支持了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和其他研究機構開發的多種柔性微電極的植入工作,為腦機接口和神經電生理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撐。根據官方介紹,CyberSense 已順利通過深圳市“腦解析與腦模擬”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簡稱“腦設施”)的預驗收,幫助科學家將比頭發絲更細更軟的柔性微電極植入實驗動物的大腦皮層,為腦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未來,腦與類腦實驗室腦機接口與融合智能團隊將繼續致力于開發柔性電極植入機器人的系列產品,推動國內腦機接口和腦科學發展邁向新的高度。
科技發展靠創新,企業發展亦靠創新。中細軟集團深耕知識產權行業24年,現已成長為同行業中具有影響力的元宇宙科技創新平臺,服務項目多達3000余種。致力于通過網絡科技等手段,為全球科技創新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與信息服務。您有任何知識產權相關問題,歡迎找我們咨詢。
來源:中關村在線
▼ 往期熱文推薦 ▼
【溫馨提示】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若有不妥,請聯系告知修改或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