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充其惻隱之心,而仁不可勝用矣。
【初釋】出自《孟子·盡心下》,意指當人們充分擴展自己的惻隱之心時,仁德便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壺天山人詮釋】 此句直指孟子"四端學說"的核心。惻隱之心如同四端中的一扇門戶,與羞惡、辭讓、是非之心共同構成通向本心源頭的路徑。這四個端口看似分立,實則貫通一體——無論從哪一扇門深入,都能開啟內在的活水源頭。當惻隱之心的閥門被完全打開,仁德就會像泉水般噴涌而出,其勢不可阻擋。關鍵在于找準這四個端口,通過任一端口向內求索,終能抵達本心的生生之源。
【實踐應用】 分享一個守護初念的心法:面對路遇乞討者時,我們內心自然升起的惻隱之心即是初念。此刻若因施舍而自我感動,便是種下了善因。但若事后發現對方生活優渥,切莫因此生起悔意或嗔心。須知因果各循其道——你播種的是惻隱之仁,收獲的必是德行增長;對方的行為自有其因果承負。正如王陽明所言"只在汝心循理便是善",護持住初發的那一念真誠,不因外界變故而動搖本心,方是致良知真功夫。大家不妨在生活中實踐這一理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