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創新藥今天又開始沖了!
早盤漲幅居前的ETF都是港股創新藥方向。
其實,港股創新藥也是今年以來最能沖的賽道之一。
我們統計了一下,ETF里面,今年以來漲得最猛的,就是港股創新藥方向。
截至4月26日,全市場今年以來漲幅超過30%的ETF只有8只,全部是港股創新藥方向。
業績整體差異不大,規模方面,廣發中證香港創新藥ETF(簡稱:港股創新藥ETF,代碼:513120)吸金能力最強,同類流動性最好,規模已經超過百億,月內日均成交額超30億。
這只基金成立時間也比較早,2022年成立,可以說是在醫藥行業的凜冬提前布局的。
港股創新藥ETF(513120)跟蹤的是港股創新藥指數,覆蓋了港股市場中創新藥全產業鏈,包括研發、生產、服務,可以說集中打包了港股創新藥產業鏈。
港股創新藥指數是在香港市場中選取不超過50家主營業務涉及創新藥研發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目前指數成分股數量為36只,能夠相對真實地反映港股創新藥市場表現。因為真正意義上的港股創新藥公司數量并不多,如果為了分散而分散,加入太多成分股,反而會偏離對港股創新藥公司的真實表現。
來看看十大權重股里面,百濟神州、藥明生物、信達生物、康方生物等占比都較高,前10大權重股權重合計為71.85%。
這些也是機構今年以來重點加倉的方向。
天風證券的數據顯示,從醫藥基金重倉持股比例看,2025年一季度末主動醫藥主題基金持倉前三行業分別為創新藥(34%)、傳統制藥(26%)和CDMO(17%),創新藥公司中的百濟神州、澤璟制藥、信達生物、康方生物、科倫博泰生物、百利天恒、新諾威等獲主動權益基金持倉提升明顯。
港股創新藥相關ETF也持續吸金,規模屢創新高,港股創新藥ETF(513120)就已經在一季度突破百億規模的關口,成為目前跟蹤港股創新藥方向的ETF中規模最大的基金。
港股創新藥為什么這么能沖?
其實,這波上漲的背后,是市場認為,港股創新藥有望走出“戴維斯雙擊”。
首先,創新藥企業更多在香港市場上市,而港股醫藥經過幾年估值壓制,已經處于歷史底部區域,估值優勢相當明顯。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5/4/28
即便經歷了今年一波上漲,港股創新藥指數當前市盈率TTM也僅為24.70,處于近十年8.8%的歷史分位,仍是歷史底部區域。
第二,港股創新藥有望進入業績收獲期。
創新藥研發是一項“持久戰”,一般得花5~7年才能出成果。但這兩年,AI技術開始在研發里大顯身手,幫藥企節省時間和成本;同時,國內藥企的投入產出比越來越高,實力也越來越強,和海外合作也多了,出海步伐邁得越來越穩!
而且,前幾年市場規范和持續投入打下的基礎,現在也開始發揮作用。
主流研究機構普遍認為,一大批創新藥企業預計會在2025年~2027年扭虧,將陸續釋放經營彈性,港股創新藥也逐步進入業績兌現期。
第三,醫藥行業當前的環境也越來越友好。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又雙叒提到“創新藥”,并提出要支持創新藥發展。
包括,報告提出“健全藥品價格形成機制,制定創新藥目錄,支持創新藥和醫療器械發展”。同時,還提到“優化藥品和耗材集采政策、完善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機制、全面建立藥品耗材追溯機制、嚴格醫保基金監管”等與醫藥行業密切相關的措施。
華西證券認為,這意味著頂層政策支持“真創新”的產業預期持續形成。
對醫藥行業來,政策支持是信心的體現,這也讓市場認識到港股創新藥未來的投資機會。
所謂“四月決斷”,四月份之后行情的主線會逐漸清晰,目前看來,港股創新藥整體趨勢向好。之前我們一直在底部定投醫藥,現在也仍然看好,繼續加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