疙瘩湯,是一道北方家庭常見的面食。
做法可簡可繁。可以是一道快餐,十幾分鐘就可以做好,作為早餐的湯品。也可以是一道功夫菜,花上幾個小時,成為宴席的主角。
樸實無華的疙瘩湯,其實是道功夫菜
入選東營“非遺特色美食”的大蝦疙瘩湯,就是這樣一道功夫菜。如村長家的疙瘩湯廚務部總經理牛金光所說:“如今網絡上所展示的,往往只是配方的一部分,即配料單子。而在實際操作中,火候的掌控、原料的處理方式、烹飪的順序等都至關重要,稍有差池便可能導致味道的千差萬別。”
要想做出非遺版的大蝦疙瘩湯,還真沒那么容易。
功夫菜:于細節處見匠心
“非遺版”大蝦疙瘩湯其貌平平,但其工藝極其講究繁復,共24道工序,非常考驗廚師的技藝和耐心。即便村長家的疙瘩湯公開了《大蝦疙瘩湯作業指導書》(以下簡稱“指導書”),但沒有一點手藝,想做出來還是比較難的。
樸實無華的疙瘩湯,其實是道功夫菜
首先是食材處理,有比較詳細嚴苛的要求。指導書明確要求:大蝦必須自然解凍,不要用淡水浸泡。淡水浸泡會導致蝦肉細胞吸水膨脹,鮮味物質(如游離氨基酸、核苷酸等)溶解到水中,導致鮮味變差。青蘿卜只選用綠色的部分,擦成8CM的長絲。綠色部分甜脆多汁,適合煮湯;而白色的部分較辣,不適合煮湯。大蔥只用蔥白,不用蔥心和蔥葉。蔥白主要用來炸蔥油,蔥心和蔥葉沒有什么作用,還會產生干擾。總的原則:只選用食材的精華部分,充分利用食材的優勢。
其次是火候的掌控,既是經驗的結晶,也是科學的指導。加工蝦腦時,先用中火燒開,再用小火熬制30分鐘。熬制蝦腦時要用勺子不停地攪動和擠壓,將蝦腦中的蝦青素熬制出來。加工高湯要熬足240分鐘,豬大骨棒、雞骨架和飲用水的比例為4:1:5,中火燒開汆出浮沫撈出,將汆好水的豬大骨棒、雞骨架撈出,再加上飲用水熬240分鐘,達到湯色濃白、形似牛奶、口味鮮醇的標準。煸炒蘿卜絲的時間為10秒、面疙瘩入鍋燒制的時間為60秒、出鍋后疙瘩湯碗的溫度需加熱到60℃,每個環節對火候都有著嚴格的要求。
高湯要熬足240分鐘
烹飪的順序更是法度嚴謹、絲毫不亂。共九大步驟:蔥花熗鍋,將蔥花炒至金黃色;煸炒大蝦,炒出香味;煸炒蘿卜絲,加入味美達;味美達烹香后,將高湯順著鍋邊加入;加入蝦腦、文蛤精、雞粉調味;加入面疙瘩;下入攪拌均勻的油面;關小火,淋雞蛋液;疙瘩湯碗內放入香菜末,盛疙瘩湯。一步不能少,一步不能亂,才能做出“非遺版”大蝦疙瘩湯。
從熬制高湯的時間開始算,做好一份大蝦疙瘩湯,起碼需要5個小時左右,和十幾分鐘做好的家常版完全是兩個概念。食材處理、火候掌控、烹飪順序,每個細節都要求精細、紋絲不亂,確實是一道功夫菜。
四代傳承:從“家鄉味”走向“標準化”
疙瘩湯這道面食,在北方已有上千年的時間。根據傳說,大蝦疙瘩湯也有一千多年的時間。
而“非遺版”的大蝦疙瘩湯,其制作技藝可追溯至1905年,由東營飲食匠人代鳳祥以家常疙瘩湯為基礎創制。初代配方較為簡樸(僅以面疙瘩、醬油、西紅柿調味)。因當時社會經濟蕭條,百姓生活困難,而疙瘩湯售價便宜,味道鮮美,受到廣大百姓的喜愛。歷經四代傳承,代氏家族不斷革新:
第二代代清仁(1937年)首創蝦腦提鮮工藝,以渤海大蝦熬制湯底,奠定“鮮”味根基;
第三代代永興(1969年)融入濰坊蘿卜絲、雞蛋等輔料,平衡營養與口感;
第四代代景國(1993年至今)進一步革新,研發油面勾芡工藝提升湯體滑潤度,并制定24道標準化工序,確保面疙瘩直徑精準至6-8毫米。
至第四代傳人代景國,創立了餐飲品牌“村長家的疙瘩湯”。并把推廣“大蝦疙瘩湯”列為使命,對工藝的標準化進行了規范。不同于傳統面疙瘩的制作使用的漏勺法、筷子攪拌法,村長家為控制面疙瘩大小,專門發明制作了箅子架,從根源上解決了這疙瘩大小不均的狀況。將各項制作工藝進行量化,實現了標準化,降低了制作難度,極其利于推廣。
標準化的面疙瘩制作法,降低了這道菜推廣的難度
把家鄉味“標準化”。無論什么時候、哪個門店,大蝦疙瘩湯都是東營人記憶中的味道。
奮斗:東營的城市底色
東營是一個奮斗出來的城市。
從勝利油田開拓者在鹽堿灘豎起井架,到墾荒者將荒原變為糧倉,再到各行業工作者堅守崗位,東營人共同書寫了東營的發展奇跡,讓“奮斗”成為這座城市的鮮明底色。從鹽堿地到國家園林城市,從石油城到國際石油城市,奮斗讓東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
低調務實、內涵豐富的大蝦疙瘩湯陪伴了東營的奮斗史。油田會戰時有它,墾荒鹽堿地時有它,白手起家時有它,慶功祝酒時有它,平時有它,節日有它……它一直陪著東營人。它早就是東營人離不開的日常。
中國名廚委員會主席石萬榮說:“這早已不是一碗普通的湯,已然將東營人的精神和靈魂融入其中。”
東營人口220萬出頭,而村長家的疙瘩湯一年就賣出276萬碗大蝦疙瘩湯。在事實上,大蝦疙瘩湯早就是這個城市的美食名片。入選“非遺特色美食”,不過是水到渠成。
一年售出約276萬碗,大蝦疙瘩湯早就成了東營人的日常
東營的奮斗精神永遠不會褪色,大蝦疙瘩湯也將永遠陪著奮斗的東營人,和東營走得更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