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艇的作戰能力大幅提升,顯現出越來越重大的軍事應用價值。中國無人裝備的發展一直走在世界前端,近日,一艘在此領域載入史冊的型號順利下水,這就是全球首艘高速可潛無人艇藍鯨號。
與常規無人艇和半潛船不同的是,可潛無人艇是將水面高速艇與水下潛器相結合的一種創新船型。藍鯨號長11米,排水量12噸,水面航速高達30至40節,續航力可達數百公里,可實現數十米深的下潛和水下航行,能在水下靜態懸浮一個多月,隨時響應突發任務。
目前藍鯨號的任務主要是用于氣象探測、水下地形地貌測繪、水下拍攝、水下水質取樣和水下電纜管線巡檢等,可以實時將探測數據及視頻資料傳送到控制中心。該型艇不僅能夠為探索科學前沿提供一個前所未有的利器,也能夠成為服務國家戰略提供智慧、高效的工具。
在俄烏沖突中普遍使用的無人攻擊艇尺寸小、外裝涂料使得雷達反射面小,更甚至能半潛航行,隱蔽性能較好,搭配其較強的機動性,因此具有一定的水面突防能力。但問題是這些艇水面抗風浪能力差,自持力弱,且智能化程度低,作戰樣式單一,只能算是一種突襲戰的消耗品,作戰場景并不豐富。
藍鯨號則是一種全新的水上水下結合無人平臺,該艇后續具備極強的國防拓展能力,憑借水下靜態懸浮的持久能力,可搭載多種設備或武器執行特定任務,在極端或危險環境中替代人員作業,具有很高的靈活性、生存力和效費比。后續,如果將該型艇發展為族群化、遠程化、智能化的家族,則更利于豐富無人作戰的可用手段,拓展水面或水下戰場空間、提高無人作戰的多樣性。
據介紹藍鯨號下水后,將進行內場調試、系泊試驗、碼頭試驗、海上試驗等,有望明年將投入實際應用。這標志著中國在海洋智能裝備領域實現從技術追趕到創新領航的跨越式發展??傊咚倏蓾摕o人艇既可像UUV一樣充當水下作戰平臺,又具備其所沒有的高速水面航行優勢,可在未來海戰中發揮重要作用。下一步伴隨著新型能源動力、跨介質通信等技術的應用逐步完善,高速可潛無人艇的作戰效能和應用范圍會進一步提升和擴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