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25 日至 5 月 1 日,我們迎來第 23 個《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今年的主題是 "關愛勞動者心理健康",旨在呼吁全社會關注勞動者身心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讓每一位奮斗者在職業道路上都能擁有堅實的健康保障。
一、職業?。翰恢褂谏眢w,更要關注心理
什么是職業?。?/strong>
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劃重點:傳統認知中,職業病常與塵肺病、化學中毒等身體疾病相關,但隨著現代職場壓力增大,長期高壓、高負荷的工作環境可能引發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也需納入職業健康防護范疇。
構成法定職業病的四個條件
1. 患病主體:企業、事業單位或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
2. 時間范圍:必須是在從事職業活動的過程中產生的;
3. 致病因素: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職業病危害因素引起;
4. 法定目錄:必須是國家公布的職業病分類和目錄所列的職業?。壳肮?0類132種)。
二、了解法定職業?。菏刈o健康有依據
我國法定職業病分為10大類,涵蓋從身體到心理的多重風險:
? 職業性塵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統疾?。?9種):如矽肺、煤工塵肺;
? 職業性化學中毒(60種):常見于化工、制藥行業;
? 職業性放射性疾?。?1種):與電離輻射暴露相關;
? 職業性腫瘤(11種):如苯所致白血病、石棉所致肺癌;
? 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種):包括噪聲聾、高原病等;
? 其他類:還包括皮膚病、眼病、耳鼻喉疾病等,以及近年逐漸被重視的職業心理壓力相關疾?。ㄐ杞Y合具體工作環境評估)。
三、職業健康檢查:全周期守護你的健康
職業健康檢查是 "早發現、早預防" 的關鍵環節,包括:
? 上崗前:確認是否適合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崗位;
? 在崗期間:定期監測健康狀況,及時發現潛在風險;
? 離崗時:評估職業危害對身體的影響,為后續健康保障提供依據。
小貼士:建議勞動者主動要求用人單位安排檢查,尤其是長期處于高壓、高風險崗位的人群,可提出增加心理評估項目。
四、勞動者義務:主動防護,對自己負責
作為職場人,我們需主動承擔起健康防護的責任:
? 學知識:了解職業衛生常識,增強職業病防范意識;
? 守規范:遵守職業病防治法規和操作規程,不盲目冒險;
? 會使用:正確佩戴和維護防護設備(如口罩、手套、護目鏡等);
? 早報告:發現事故隱患或身體異常,第一時間向用人單位報告;
? 重心理:學會自我調節壓力,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干預。
五、疑似職業病?維權流程看這里
如果懷疑自己患上職業病,別慌!按步驟依法維權:
1.診斷申請:到用人單位所在地、本人戶籍所在地或經常居住地的職業病診斷機構申請診斷,攜帶材料包括:
? 職業史和危害接觸史(工種、接觸年限等);
? 職業健康檢查結果;
? 工作場所危害因素檢測報告;
? 其他相關資料(如病例、影像報告等)。
2.工傷認定:確診職業病后,向社保部門申請工傷認定;
3.勞動能力鑒定:根據鑒定結果,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或向用人單位索賠。
六、關愛勞動者,從 "心" 開始
現代職場中,加班、競爭、人際關系等壓力正悄然影響著勞動者的心理健康。企業應:
? 提供心理疏導服務,設立解壓空間;
? 合理安排工作強度,避免過度勞累;
? 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營造包容的職場環境。而作為勞動者,也要記得:健康是奮斗的基礎,學會關愛自己,及時傾訴壓力,才能走得更遠。
這個宣傳周,讓我們共同關注職業病防治,尤其別忘了 ——心理健康,也是職業健康的重要一環!轉發提醒身邊的職場人,一起守護健康,向 "職業疾病" 說 "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