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外資外貿是上海經濟的重中之重。2024年,上海成為全國首個經濟總量突破5萬億元的城市,上海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萬標箱,連續15年領跑全球。這也是上海被稱為國際化大都市的原因。
在經濟全球化的中心上海,全球經濟人才從哪里來?上海外國語大學給出了答案。
上海轉口貿易的發展源于上世紀80年代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而第一批懂”外語+金融“的外貿人才就來自上外。1984年,上外的英語系中設置并孵化出了國際貿易專業,1988年成立對外經濟貿易系,經過擴建重組在2006年有了如今的上外國際金融貿易學院。
上外國際金貿學院如今有金融學(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英語)、精算學(英語)等5個本科專業。其中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專業入選2021年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金融學專業入選2021年度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上外的語言優勢結合在經濟金融領域專業建設的經驗,打造出了適應全球金融、貿易競爭和產業變遷的特色專業。
既然是要培養國際化人才,教學團隊自然要有國際化視野。上外的國際金貿學院中90%的教師擁有海外研修和留學經歷并具有雙語或全英語專業教學能力。另一只由60余名中外著名學者、資深經濟金融人才組成的兼職教授隊伍。上外的國際金融人才當然不僅僅是金融+外語的人才,用上外的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修身求學金融黃埔,智領世界經濟未來”。
再來看看大家最關注的就業問題,金融+外語的復合型人才畢業會去往哪里呢?上外國際金貿學院各專業畢業生活躍于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各類金融證券機構、大型國際制造業企業,也有部分畢業生進入國家和省市政府機關以及新聞廣電、科研教育機構、各國駐華使領館等單位。許多國際知名的跨國公司、外資銀行、頂尖金融機構把學院作為其人才儲備的首選基地,每年定期舉行學生實習和招聘活動。我們來看一組就業數據,2024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中,國際金融貿易學院的畢業生整體落實率高達98.3%,其中金融學專業和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就業率高達100%。“就業率高、簽約率高、起薪高、就業滿意率高”成了上外金貿學院畢業生的就業特色。
數據顯示,2024年上海新設立外資企業近6000家,成為外資企業全球產業鏈布局的首選地之一。上海正從“世界工廠”走向“世界工廠”+“世界市場”的雙重角色。如此快速的增長速度,需要更具應變核心能力的國際復合型人才,而上海外國語大學,從改革開放之初就源源不斷的輸送著這樣的人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