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行走在潰敗邊緣的新能源車企人們見多了;與此同時,這些在險境中徘徊的車企被傳“復活”的消息人們也聽得多了。
究竟哪一個是真,哪一個是假,似乎已不那么重要。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家新能源車企運營體系轟然崩塌似乎只在一瞬之間,而其要想重整旗鼓再次回到新能源汽車市場參與競爭,似乎道阻且艱。
就近期來看,被傳“大概率不會破產”的極越,或許是其中之一。
極越,“雨轉多云”?
極越風波始于去年年底。
2024年12月11日,網絡上突然傳出極越即將原地解散的傳聞,稱兩大股東撤回原定的70億投資,極越失去資金支持,面臨嚴重的生存難題。
極越CEO夏一平于同年12月11日發布內部信,稱公司已進入“創業2.0階段”,并表示將從四個方面進行調整,包括長期投入核心技術、優化內部部門架構、削減短期難以盈利的項目等。內部信強調,公司已與股東充分溝通,并獲得其全力支持。
但這并未能阻止極越經營不善導致的負面效應。時隔一天,極越汽車夏一平等管理層被員工團團圍住。
當極越的“善后”處理按部就班后,4月18日,夏一平在紀錄片《激流》中談到極越停止運營、資金鏈危機以及公司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困難等問題。
圖源:紀錄片激流
針對資金問題,夏一平表示,早2023年上半年,極越就已面臨資金困境。2023年4月,公司賬上的資金僅夠維持兩個月的運營,而夏一平作為CEO,無法對外公開此事。好在通過一系列降本措施,公司才得以艱難地撐到2024年。
夏一平還透露,資金問題不僅給公司運營帶來挑戰,還引發了管理層之間的矛盾。他與極越首席財務官之間就曾因此產生爭執。當時,CFO要求夏一平去尋找融資機會,但夏一平認為這本應是CFO的職責范疇,于是雙方發生了分歧。
對于此前報道的極越CFO曾稱夏一平是在“流血賣車”一事,他表示,“哪個公司現在不是虧錢的?誰也別吹牛,現在賣電車都虧錢”。
歸根結底,造成極越一切局促局面的根源就是——錢。
4月29日,蓋世汽車注意到,有多位博主發布消息稱,原極越汽車公關負責人徐繼業在朋友圈表示,有消息透露極越大概率不會走向破產了。因為集度董事會已經同意進行重組,并且集度當下正在和3-4家重組方展開溝通交流。
若上述消息為真,那么至此,極越經營面大概率是“雨轉多云”,但是極越的天空,還未徹底晴朗。
“復活”概率大嗎?
消息稱,如果重組順利進行,極越汽車或許能夠擺脫可能破產的困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這不僅關系到極越汽車自身的命運,也可能會對與之相關的上下游產業產生連鎖反應。例如供應商、經銷商等方面都可能會因為極越汽車的重組而發生業務上的調整和變化。
然而,還需要注意的是,實際上,長時間以來,類似于極越般重組的消息并不少見,但至今未見有車企重組或“復活”成功。
極越會是“例外”嗎?
消息面上透露的集度目前在和3 - 4家重組方溝通中,雖然目前尚未明確這些潛在重組方的身份,但可以推測,有能力參與極越汽車重組的企業大概率是在汽車行業具有一定實力和資源的。
圖源:極越
可以大膽推測一下,可能是其他傳統車企希望通過重組極越汽車,快速切入智能汽車領域,借助極越汽車已有的技術和研發成果,實現自身的轉型升級;也有可能是一些投資機構看好極越汽車的品牌價值和未來發展潛力,希望通過重組注入資金,幫助極越汽車走出困境并實現盈利。
如果這些潛在重組方與極越汽車在戰略目標、業務協同等方面能夠達成一致,那么重組成功的可能性將進一步提升。例如,若有車企在智能駕駛技術方面相對薄弱,而極越汽車在百度的支持下在這方面具有優勢,那么雙方通過重組實現優勢互補,將為極越汽車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綜合來看,極越汽車重組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但也面臨諸多挑戰。其自身的財務困境促使其有強烈的重組意愿,股東的態度和行動逐漸出現積極變化,市場環境和行業趨勢為重組提供了一定的土壤,潛在重組方的出現也帶來了合作契機。
然而,重組過程中還需要解決諸如資金缺口填補、股東權益協調、業務整合等一系列復雜問題。極越汽車的重組之路充滿變數,最終能否成功,還需持續關注各方動態以及重組進程的推進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