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4月29日上午,第一屆“陽光?王富仁新國學獎頒獎典禮暨新國學論壇”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該獎項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新國學研究的創新發展,并紀念已故學者王富仁教授的學術貢獻。獎項面向當代中國學術界,獎勵對現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以及外國思想文化引入與闡發研究等學術領域內作出重大貢獻的論文與著作。在頒出的多個獎項中,其中分量最重的“新國學”大獎,由中國人民大學孫郁教授著作《魯迅與國學》和復旦大學朱剛教授著作《蘇軾十講》獲得。
朱剛在論壇上發言(主辦方供圖)
“新國學”倡導整體性學術視野
與蘇軾特質高度契合
在《蘇軾十講》中,朱剛教授以十個主題串聯蘇軾的生命歷程,并將蘇軾置于歷史與文化的洪流中,上下觀照,在作品與文獻中捭闔出入,并作精妙講解,堪稱一部披沙揀金的“蘇軾新傳”。書中還規避掉世人對蘇軾的標簽化解讀,沿著蘇軾的詩詞溯流而上,以其作品中反復出現的意象為切口,更客觀地還原了其精神世界。我們這才得以窺見:所謂樂觀豁達并非與生俱來,而是品嘗了“縹緲孤鴻影”的孤寂,才有了“春來何處不歸鴻”的解脫,是在悲觀與從容釋然中反復自洽。在他看來,蘇軾的永恒魅力不在于一味地鼓勵人們積極向上,不在于提供非此即彼的答案,而是展現生命在困境中的無限可能,是在認清人生如寄的本質后,仍能在飄搖世相中打撈詩意。
朱剛教授是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宋代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蘇軾研究會副會長。在領獎臺下,封面新聞記者也專訪到朱剛教授。談到獲這個獎的感受,他說,“很榮幸能來成都領這個獎。說實話能獲得這個獎令我很意外。不同于很多評獎需參評者自主申報,這個獎項不需要申報。我事先毫不知情,直到頒獎典禮舉辦前夕才接到領獎通知,以至于這次行程安排頗為倉促。在此我也特別感謝評獎機構如此創新且高效的組織方式。”
朱剛教授還表示,自己得的這個“新國學”大獎,“應當屬于蘇軾。在我看來,‘新國學’倡導整體性學術視野,恰與蘇軾作為‘全面發展之文化巨人’的特質高度契合。而且,正是因為對蘇軾的研究所獲得的智慧和力量,促使我突破文學、歷史、哲學等現代學科分野,實踐跨學科綜合研究。也就是說,蘇軾作為我的研究對象,極大地滋養和提升了我的學術視野和研究境界。”
朱剛(張杰攝影)
談經典的二次詮釋
學界與大眾應良性互動
學術研究與大眾傳播的關系,一直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近些年,隨著傳統文化知識在大眾群體中的普及,蘇軾作為“千古文人”“萬人迷”的多元形象也深入人心。在這個過程中,大眾也更多參與了對蘇軾作為文人形象的詮釋和重新建構。
對此,朱剛教授說,大眾文化參與對歷史人物形象的重塑是一個比較常見的文化現象。蘇軾如今在大眾群體中的形象構造和演化,確實是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互動的產物。“這種形象構建和演化本身也應該成為專業學術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需聯合民俗學、傳播學等多學科共同探索。”
眾所周知,知識的傳播往往分為多個層級。原典文本要從學術研究層面傳輸到普羅大眾,往往需要二次詮釋。但這個過程中,出現一些偏差也經常成為被熱議的話題。比如前不久某無相關專業知識背景的大V網紅作者推出的關于蘇軾的二次詮釋的書籍,出現與時代脫節的過時說法,引發軒然大波,爭議聲不絕。
作為專家學者,一般會如何看待非專業人士為做大眾傳播進行的二次詮釋?朱剛教授坦言,“不管是判斷一個個人,還是機構,主要還是看其發揮的主導性的那一面是好還是壞。就目前而言,我覺得,二次詮釋者對于東坡文化的傳播起到推動作用,這還是主導性的那一面。而我們樂見大眾傳播對東坡文化的推廣貢獻。”
朱剛教授還提出自己的建議,“如果說二次傳播者出現一些偏差或者某些方面的欠缺,我們專業學界還是有責任去指出或者幫助對方改正。總而言之,專業學界與大眾傳播者應建立一個良性互動的關系——前者提供學術校準,后者發揮傳播優勢。即便存在爭議,只要以弘揚文化為共同目標,不同聲音終將達成和解。”
繼續深耕蘇軾研究
兼顧學術專著與大眾知識傳播
學術普及的關鍵,在于轉換表達方式而非降低學術門檻。朱剛教授《蘇軾十講》出版后,不光在業內廣受贊譽,還收獲眾多大眾讀者。整本書語言流暢,可讀性很高。這本書在豆瓣讀書上被近5000人標注“讀過”,評分高達9.4,在微信讀書上也有幾萬人訂閱,推薦值為94.2%。
朱剛教授說,這本書能如此受大眾讀者歡迎,可能是跟它出自面向大學本科生的通識講義有關,“這是當時我面向復旦大學多個院系的本科生的選修課程。在講的過程中,我特意不用過多的專業用語,只要是受過高中語文教育程度的人都可以理解。這些講義整理出版成書之后受到歡迎,跟當時對選修課的定位湊巧吻合了。”
對于接下來的計劃,朱剛教授透露,他的研究對象不只是蘇軾,但他愿意繼續深耕蘇軾研究,同時兼顧學術專著與向大眾進行知識傳播。“受限于研究領域廣度,專門為大眾寫作的時間和精力有限,但對于面向大眾的公益講座邀約,從來都沒有拒絕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