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關總署會同中央網信辦、外交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0個部門(單位)聯合部署開展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青島海關以企業關心關注為切入點,積極落實政策舉措,營造更加快捷便利、更加暢通高效、更加協調透明的口岸營商環境。
多式聯運模式
國際物流按下快進鍵
4月25日,青島—喀什鐵公聯運班列首次整列發車。該班列所載貨物將通過“鐵路+公路”多式聯運模式,經喀什轉關后通過伊爾克什坦、紅其拉甫等口岸出境,抵達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中亞五國。
“青島-喀什鐵公聯運班列的開通,使青島至奧什(吉爾吉斯斯坦)運輸時間由59天壓縮至21天,運輸效率提升65%,這不僅提高了商品利潤空間,也提升了企業的市場響應速度。”青島港大港分公司鐵路業務負責人陳巖算了上面這筆賬。接下來,他就要為即將迎來的口岸鐵路業務大增長做好準備工作。
為確保產品順利抵達中亞市場,青島海關所屬青島大港海關深入研究沿線政策,在鐵路線周邊100米范圍內設立臨鐵路海關監管施驗封區和換箱區,為過境集裝箱開辟海鐵過境物流快速通道。同時與鐵路部門、港口公司建立起緊密溝通機制,實現信息互聯互通,提前審核數據,在口岸卸貨環節進行隨機抽箱和順勢驗放,避免集裝箱二次搬倒產生額外費用。
青島大港海關物流監管科科長劉兵表示,將繼續發揮政策優勢,優化監管流程、提升監管效率,與鐵路、港口等相關單位協同提高班列開行質量,打造高效穩定的多式聯運物流通道。
嵌入式監管
進口大宗商品通關更快
山東港口日照港上,一艘滿載17.8萬噸巴西鐵礦石的“軒轅星”輪緩緩靠泊,碼頭上數臺橋式卸船機同步啟動,巨大的抓斗精準抓取礦石,通過傳送帶將貨物輸送至堆場暫存。
“在進口鐵礦申報時,我們只要勾選‘附條件提離’選項,就可以先將鐵礦石由港口轉運至廠區,待實驗室檢測結果出具和海關放行后,即可第一時間將鐵礦石送入高爐。”日照鋼鐵控股集團進口部門經理安康說。
日照是全國重要的能源和大宗原材料中轉基地及糧食進口口岸,共建成礦石、集裝箱、散糧、木片、原油等泊位90余個,與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鐵礦、糧食等9個貨種過千萬噸。
在礦產品等大宗商品進口環節,青島海關所屬日照海關先后推廣“兩段準入”監管模式和進口礦產品“先放后檢”“品質依申請檢驗”等便利化改革措施,持續提高進口通關效率。據企業測算,“先放后檢”“船邊直提”等政策實施后,從船舶靠泊到原料入廠,最快只需48小時。
“海關將監管順勢嵌入港口生產經營、國際物流全鏈條,保障了進口大宗散貨通關順暢。今年以來,進境船舶基本實現‘即靠即卸’。”日照港裕廊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業務中心副主任井明源說道。
在保障安全前提下,青島海關通過智能化裝備應用及關港間數據共享和信息互通,將查驗監管作業嵌入港口作業流程,從侵入式、中斷檢查轉向順勢、無感監管,加快口岸通關速度。其中,引進智能設備開展進境糧食表層檢疫,每船表層檢疫和取樣時間縮短至1到1.5小時,工作效率平均提升30%左右。
先查驗后裝運
跨境電商出口提速增量
近日,在青島前灣綜合保稅區出口拼箱倉庫內,海關關員通過“先查驗后裝運”模式,對一批跨境電商出口的戶外用品實施了監管驗放。完成通關后,這批戶外用品將與其它商品一起拼箱發往海外。
與傳統貿易不同,跨境電商出口商品種類雜、品類多,單一批次貨量小、單獨發運物流費用高,往往需要與其他貨物合拼出口。以前,拼箱貨物是“先拼箱后查驗”,一旦其中一票命中查驗指令,其它貨物發運也受影響。
針對跨境電商出口企業的上述痛點,海關實施了出口拼箱“先查驗后裝運”模式,允許企業散件貨物入倉即報關,查驗完畢后再裝箱發運。該模式下,不僅省去了查驗掏箱時間,更節約了企業運營成本。
“跨境電商具有訂單靈活、物流高效的特點,可以助力國內產品批量出口,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青島海關所屬黃島海關口岸監管處監管七科科長王效斌介紹,該關發揮青島毗鄰日韓、聯通內陸、航線密集的區位優勢,先后推行了取消電商出口海外倉企業備案、簡化電商出口單證申報手續、電商出口拼箱貨物“先查驗后裝運”等一系列便利化通關措施,不斷提高跨境電商通關便利化水平,助力優勢產品加速出海。2025年一季度,青島前灣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出口超17萬單,同比增長超過15%。
(大眾新聞·風口財經記者 王貝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