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幅名家畫作上新,18款特色文創重磅首發,硬件設施提質升級……4月29日,隨著“五一”假期鐵路運輸正式啟動,承載著厚重歷史底蘊的“中華第一站”——北京站迎來煥新亮相,成為充滿文化魅力的“藝術殿堂”。
走進北京站,濃郁的文化藝術氣息撲面而來。上新后,北京站的名家畫作從19幅增加到25幅。古一舟、溥松窗的畫作《拒馬河畔大寨花》在東預檢廳首次展出,旅客在候車時仿佛可見河水潺潺,兩岸花開;西預檢廳,陶一清的巨幅畫作《錦繡河山》格外吸睛,畫中一列火車穿行于崇山峻嶺之間,以蒼茫群山為骨,以逶迤鐵路為脈,成為站內文化景觀的新亮點。細細走來,北京站內各候車室都增添了新畫作。四幅以“梅花”為主題的名家畫作亮相,引得不少旅客駐足欣賞,畫框下快門聲不斷。北京站黨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孫海申介紹,增添梅花主題畫作寓意“喜上眉梢”,希望為旅客送上旅途美好祝福。此次上新后,候車空間的文化內涵更加豐富,匆匆旅途中,旅客在不經意間就能感受文化藝術之美。
當天,18款具有北京站特色的文創產品首次亮相。完美復刻北京站建筑元素的系列冰箱貼、以北京站標志性書法為主題的金屬徽章、以金色“北京站”筆體為主題的復古馬克杯……文創產品巧妙地連接起城市記憶與鐵路情懷,這些“可帶走的城市文化符號”一亮相,就引得旅客駐足欣賞。“你看,我們的這款冰箱貼提取了北京站鐘樓的建筑元素,它的指針還可以轉動。這個北京站經典外觀為造型的黃銅尺和書簽特別受到學生歡迎。”工作人員向旅客介紹道。前來參觀的旅客或俯下身仔細端詳文創產品的細節紋理,或舉起鏡頭記錄整體陳列,邊拍邊與同伴感嘆“太有設計感了”。
除了文化視覺盛宴,面對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旅游流、探親流“雙流”疊加,北京站提前部署,全力為旅客打造舒適便捷的出行體驗。“五一”小長假鐵路運輸期限為4月29日至5月6日,共計8天。北京站預計發送旅客49.2萬人次,日均6.2萬人次。客流高峰日為5月1日,當日預計發送旅客8.0萬人次。北京朝陽站預計發送旅客50.0萬人次,日均6.3萬人次。客流高峰日為5月1日,當日預計發送旅客8.6萬人次。
“五一”前,北京站完成了東預檢廳閘機改造,共增加自助閘機8臺、半自助閘機2臺,旅客進站更加暢通,北京朝陽站完成出站口閘機改造,出站檢票通道由7條增加至15條,同時增加半自助檢票閘機1臺,有效緩解列車集中到達時的擁堵壓力。
“我們的候車室新增了一些充電座椅,除了原有的7候車室60組充電座椅外,又相繼在1候車室加裝了16組2座充電座椅。這樣旅客在候車時充電更加便捷。”孫海申說。二層北側,煥然一新的愛心候車區也令人眼前一亮,不僅座椅全部換新,同時增設了兒童娛樂區,柔軟的彩色地毯,可愛的玩偶以及在娛樂區嬉戲的孩子,都讓候車的時光變得格外溫馨,大幅提升了重點旅客候車環境。
實習生 石涵碩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薇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郝羿
編輯/汪浩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