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高國壘
約訪 | 愉見財經
劉強東最近風頭正勁。內部講話曝光外賣行業積弊視頻的“流出”與病毒式傳播,親自下場送外賣的各種跟拍帶來親民形象的重塑,堪稱公關范本。
不管怎么說,京東外賣以0傭金、僅招募有堂食門店的商家、承擔騎手社保等“差異化”路線切入市場,如果真能給消費者多提供一些品質之選,僅從大家點個外賣的角度來說,也算好事一樁。
但當我們以財經視角扒一扒京東外賣與原有外賣平臺之間的關系(尤其是龍頭老大美團外賣),進入財報與資本市場敘事,似乎還有不少可進一步玩味之處。
劉強東的“感情牌”背后,多得是咱不知道的事。
京東外賣與美團等平臺之間是“正義敘事”之戰還是利益之爭?今晚的“愉見財經”約稿高國壘老師,下文進入高總的分析——
外賣平臺“簡直暴利”?
Y
“外賣平臺一年利潤竟然幾百萬上千萬,簡直暴利”、“京東外賣凈利潤永遠不準超過5%,超過了我要處分人”、“餐飲商家太可憐,平臺扣點太高了”……劉強東以這樣的“感情牌”護航京東殺入外賣行業。這些話引來一片贊譽,迅速修復人設。
在商言商,打感情牌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商業社會所允許的。但利益相關方該如何理性看待,則是另一個問題。
被劉強東斥為“暴利”的外賣行業究竟情況如何?美團外賣,實則業務凈利潤率或還不到3%,餓了么外賣,業務依然虧損……劉強東的感情牌打得很成功,但其說法有太多誤導成分。
美團外賣業務利潤率一直很低,并不是劉強東說的“暴利”。
2024年美團凈利潤是激增至358億元,但其盈利核心并非外賣,而是到店業務和酒旅業務。財報顯示,美團到店酒旅業務利潤率長期超40%(沒有配送成本)。而外賣業務單筆配送虧損0.34元,依賴傭金和在線營銷收入勉強實現整體盈利。美團沒有單獨披露外賣業務凈利率。根據財報,美團2023年度綜合凈利潤率5.7%,2024年在規模效應和結果優化的基礎上,綜合凈利潤率首次提高到10.6%。但考慮到到店和酒旅業務長期凈利潤率超過40%,可以想象外賣業務凈利潤率有多低。
摩根大通估算,美團外賣業務凈利潤率大概2.8%——還不及劉強東對京東外賣要求的“不準超過5%”。
京東高調進軍外賣的“醉翁之意”
Y
2024年京東凈利潤達413億元——電商平臺賺的比外賣平臺還多。按劉強東的思路,京東是否比美團更暴利?
劉強東以“改善騎手待遇”、“讓利給商家”為旗幟高調切入外賣市場,但商業邏輯未必是表面這般溫情。2024年京東核心電商業務增速已降至6.8%,3C家電品類更面臨美團閃購的強勢滲透——美團閃購3C訂單量已達京東全站四成。
在我看來,京東外賣的“0傭金+五險一金”策略,本質是防御性擴張:通過高頻外賣業務鞏固用戶粘性,阻止美團進一步蠶食其核心3C電商品類。
更深層的動機或還在于資本市場敘事。京東近年凈利潤增長依賴投資收益(2024年其他收益達134億元,占凈利潤32.5%),急需新故事支撐估值。
京東外賣的“不可能三角”
Y
劉強東好像在善意地“不允許京東外賣利潤率超過5%”,但從起步階段來說,現實說不定是他準備虧多少的問題,而不是賺多少。
“餓了么”外賣市占率近3成,目前仍然虧損。考慮到京東平臺和騎手對外賣業務可以部分復用,摩根大通測算,京東每獲取5%外賣市場份額需虧損80-90億元。京東需市占率超15%才可能盈虧平衡,但當前其日單量僅100萬(美團日均6390萬單)。
劉強東宣稱“全額承擔騎手社保”,但他只字未提的是,美團已啟動養老保險試點,并通過靈活用工稀釋成本(僅核心騎手80-100萬需參保,單均成本增加0.1-0.2元)。京東若將社保成本完全內部化,需額外年支出超幾十億元。
外賣的市場份額、保住原有業務的利潤和社會責任,是京東的“不可能三角”。
“壓榨”爭議的認知偏差
Y
商家端,美團外賣費率透明化改革后,餐飲商家支付給美團的技術服務費為訂單額的6%-8%,商家支付的配送費基本都給了騎手,消費者也承擔少量配送費。商家的確負擔不輕,但也稱不上被“壓榨”——因為美團也沒怎么賺錢。
騎手端,美團高頻騎手月均收入6650-9344元,部分熟練騎手能超過1萬元,雖勞動強度大,但收入高于制造業普工。在當前就業形勢下,對于沒有太多專業技能的勞動者,這樣的收入水平大家可以給個公允評價。
商業競爭的本質是效率革命
Y
美團綜合凈利潤率從5%提升至11%,并非靠“壓榨”,而是總收入增長22%的規模效應+結構性優化:到店和酒旅等高毛利業務占比從51.5%升至56.3%,其他新業務虧損率從88%收窄至31%。
反觀京東,外賣業務需直面美團7年積累的算法、運力與商戶關系,其宣稱的“0傭金”是不是可以持久?我們希望是,但一旦補貼退坡,商家和消費者仍將選擇履約效率更高的平臺。
一個常見的商業安排是,高頻業務帶動低頻業務,高頻業務負責引流和客戶粘性,低頻業務負責賺錢。外賣就是美團的高頻業務。
現在京東炮轟了“某些外賣平臺”的高頻業務。對劉強東來說,這場仗可能不得不打,但注定是一場硬仗。即使打贏了,也只是拓展了一塊本身難以賺錢的引流業務(不是劉強東不想賺的問題)。要想賺錢,需要在此基礎上延伸新的低成本高毛利業務。
結語:“正義敘事”背后是商業博弈
Y
劉強東的“反暴利”敘事充滿感染力,但商業世界只相信常識。美團(被估算為)2.8%的外賣凈利潤率,與京東3.6%的整體凈利率,均證明這不是一場正義與否的辯論,而是商業的博弈。
鳴謝本文作者:高國壘,上海章和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