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中的常見陷阱
案例一:增項防不勝防
劉女士的婚房裝修合同簽定18萬,開工后工長多次提出“必要”增項:
水電改造加收1.5萬
墻面找平加收8000元(合同未明確標準) 最終結算價24萬,超支33%。劉女士事后總結:“合同沒寫清施工標準,工長隨便找個理由就能加錢。”
案例二:施工隊頻繁換人
王先生發現工地一周內換了三批工人:水電工、瓦工、油漆工均不同團隊,工藝粗糙,瓷磚空鼓率達20%。項目經理解釋:“老師傅忙,臨時調人頂上。”
案例三:工期無限拖延
李女士的裝修合同約定3個月完工,實際耗時5個月。工長總以“材料延遲”“師傅請假”推脫,最后連違約金都沒拿到。
行業真相:為何陷阱頻發?
低價簽單,高價增項 部分公司以低于市場價20%的報價吸引客戶,后期通過增項彌補利潤。常見套路:
漏報必要項目(如防水、墻面處理)
模糊工藝標準(如“墻面找平”不注明平整度誤差)
轉包亂象叢生 許多公司將工程轉包給工長,工長為壓縮成本雇傭臨時工,導致:
材料以次充好
工藝粗糙(如瓷磚對縫不齊、墻面不平)
工期缺乏約束 合同未明確超期責任,項目經理同時監管多個工地,問題頻發。
實用避坑策略
策略一:合同必須明確細節
增項條款:要求注明“非業主設計變更不主動增項
工期延誤條款:寫明工期延誤按日賠付
策略二:嚴控施工質量
拒絕轉包:要求合同標清:不轉包,不發包否則全額退款”。
現場觀察:現場觀察多次,均為同一批施工人員方可。
策略三:嚴選裝企
選擇老牌企業:成立10年以上的公司更重視口碑,管理相對規范。
查看售后案例:要求公司提供歷史售后案例,考察口碑。
分期付款:保留5%尾款,竣工驗收合格后支付。
裝修的坑大多源于信息差。抓住三個核心——合同明細、團隊穩定、材料透明,即可避開90%的陷阱。記住:凡是不敢寫進合同的承諾,都是空頭支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