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城郊有座蘭若寺,年久失修,墻垣傾頹。寺中古柏森森,即使盛夏也透著陰冷。當?shù)厝藗餮运轮泄┓畹奈逋ㄉ裨缫殉删瑢z過路行人魂魄,故而香火斷絕,僧侶四散。
這年秋闈過后,寧采臣背著書箱來到寺前。他本是書香門第,因父親遭人陷害家道中落,如今只能靠替人抄經(jīng)度日。城中房租昂貴,聽說這蘭若寺雖破敗卻可免費借住,便壯著膽子來了。
"子不語怪力亂神。"寧采臣推開吱呀作響的寺門,蛛網(wǎng)撲了他滿臉,"讀書人正氣在身,何懼鬼魅?"
寺內(nèi)荒草叢生,唯有一間偏殿還算完整。寧采臣打掃干凈,支起簡易床榻。正要歇息,忽聞一陣琴聲飄來,如泣如訴,似有無限哀愁。他循聲找去,在后院古松下見一白衣女子正在撫琴。
那女子約莫十八九歲,膚若凝脂,眉目如畫。十指在琴弦上翻飛,月光下竟似透明。見有人來,她戛然而止,抱起琴就要走。
"姑娘留步!"寧采臣拱手,"在下寧采臣,冒昧打擾。不知姑娘為何獨居荒寺?"
女子低眉順目:"奴家聶小倩,本是樂戶之女,因家道中落暫居于此。"她聲音輕若蚊蠅,"公子不怕這寺中...不干凈么?"
寧采臣大笑:"我平生不做虧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門。倒是姑娘獨居危險,不如..."
"多謝公子好意。"聶小倩匆匆打斷,"奴家習(xí)慣了。"說罷飄然而去,白衣在月色中如煙似霧。
寧采臣望著她消失的方向,總覺得哪里不對勁——這深更半夜,一個弱女子怎敢獨居荒寺?而且她走路似乎...沒有腳步聲?
自此,寧采臣常在寺中遇見聶小倩。她總在月夜出現(xiàn),彈完一曲便走,從不與他多談。寧采臣發(fā)現(xiàn)她琴藝超群,尤其擅長《廣陵散》這類古曲,技法竟似失傳已久的古法。
這夜中秋,寧采臣備了壺濁酒,在院中石桌上擺了兩只粗瓷杯。聶小倩如約而至,見狀微微一怔。
"姑娘莫嫌簡陋。"寧采臣斟酒,"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能遇知音已是幸事。"
聶小倩猶豫片刻,終是坐下。三杯下肚,她蒼白的臉頰泛起淡淡紅暈:"公子為何不問奴家身世?"
"姑娘想說自然會說。"寧采臣望著月亮,"就像這月亮,陰晴圓缺自有道理,何必追問?"
聶小倩眼中閃過一絲異色。她輕撫琴弦,彈了首寧采臣從未聽過的曲子,旋律哀婉至極,聽得人肝腸寸斷。
"此曲何名?"寧采臣聽得入神。
"《離魂引》..."聶小倩突然住口,臉色大變,"糟了,已是子時!"她慌張起身,琴都顧不上拿,"公子快回房!記住,無論聽到什么動靜都別出來!"
寧采臣正疑惑,寺外突然陰風(fēng)大作,隱約有鑼鼓聲由遠及近。聶小倩急得直跺腳:"來不及了!"她一把將寧采臣推進偏殿,"吹滅燈!別出聲!"
透過門縫,寧采臣看到一隊奇形怪狀的東西進入寺中——有的牛頭馬面,有的青面獠牙,擁著一頂猩紅轎子,轎簾上繡著"五通神"三個金字。
聶小倩跪在轎前,轎中伸出一只生滿綠毛的巨手,摸了摸她的頭。接著一陣令人毛骨悚然的咀嚼聲響起,聶小倩瑟瑟發(fā)抖,卻不敢挪動半分。
約莫半個時辰后,怪隊伍離去。聶小倩癱坐在地,淚如雨下。寧采臣沖出來扶她,觸手冰涼刺骨——這哪是活人的體溫?
"現(xiàn)在你明白了?"聶小倩凄然一笑,"我早不是活人了..."
原來聶小倩是百年前的金華名妓,因不愿委身權(quán)貴被活埋殉葬。她的魂魄被五通神拘禁,成了引誘路人的倀鬼。每月十五,五通神都要來享用她"獵取"的生魂。
"這些年我害了四十九人..."聶小倩掩面痛哭,"再害一人,就能轉(zhuǎn)世投胎。可我實在...實在下不去手了..."
寧采臣雖驚駭,卻更憐她遭遇:"那五通神是何來歷?"
"本是小廟毛神,后被黑山老妖占據(jù)神位。"聶小倩顫抖著說,"它最懼陽光,所以只在夜間活動。寺中古柏就是它栽的,專為遮天蔽日。"
寧采臣沉思片刻,突然拍案:"我有計了!"他詳細詢問五通神的習(xí)性,得知它雖法力高強卻有個致命弱點——必須依附神像才能顯形。
"明日我去城里準備些東西。"寧采臣握住聶小倩冰冷的手,"我們一起除掉這禍害!"
聶小倩睜大眼睛:"公子不懼我?不恨我?"
"你也是受害者。"寧采臣目光堅定,"何況...這些日子相處,我已知你本性善良。"
聶小倩淚落如珠。百年來,這是第一個把她當人看的活人。
次日,寧采臣借口抄經(jīng)需要,從城里買回朱砂、黃紙和一面大銅鏡。他還特意打聽了黑山老妖的來歷——原是山中一塊成精的黑石,最怕金屬反光。
月圓之夜,五通神如期而至。聶小倩按計劃將它引到正殿,那里已被寧采臣布置妥當——所有窗戶貼滿符紙,中央神像正對大門。
"小倩,這個月的祭品呢?"轎中傳來沙啞的聲音。
聶小倩跪拜:"回稟神君,已引至殿內(nèi)。"她指了指帷幕后的陰影。
五通神大喜,掀開轎簾。那是個青面獠牙的怪物,渾身長滿苔蘚般的綠毛。它撲向帷幕,卻聽"咔嚓"一聲,屋頂瓦片突然被掀開大片,月光直射而下!
與此同時,寧采臣從神像后閃出,舉起銅鏡將月光反射到五通神身上。怪物慘叫一聲,身上冒起青煙。聶小倩趁機彈起《離魂引》,琴聲如無形鎖鏈將它困在原地。
"賤人!你敢背叛我!"五通神暴怒,卻動彈不得。月光和鏡光交匯處,它的身體開始龜裂,露出里面黝黑的石頭本體。
寧采臣趁機將朱砂潑在神像上,念動咒語:"天地正氣,日月昭昭,邪祟退散!"
"不——"隨著一聲慘叫,五通神炸裂成無數(shù)碎石。幾乎同時,寺中古柏紛紛枯萎,陽光終于照進這座百年陰森的古寺。
塵埃落定,聶小倩的身影卻開始變淡。
"怎么回事?"寧采臣驚慌地想拉住她,手卻穿過了她的身體。
"五通神滅,我也該散了..."聶小倩微笑,"多謝公子讓我重見天日..."
寧采臣急中生智,抓起她遺落的古琴:"你的琴!你說過這琴是母親遺物,難道不想再彈一曲?"
聶小倩眼中閃過一絲眷戀。就在她即將消散的剎那,寧采臣突然咬破手指,將血滴在琴弦上:"以我之血,續(xù)你之魂!"
奇跡發(fā)生了——聶小倩的身影重新凝聚,雖然依舊透明,卻不再消散。她撫摸著染血的琴弦,淚珠滾落:"公子何必...我已是亡魂..."
"亡魂又如何?"寧采臣堅定地說,"我寧采臣今日對天起誓,無論你是人是鬼,我都要與你在一起!"
聶小倩泣不成聲。百年來,她第一次感受到了溫暖。
自此,蘭若寺成了遠近聞名的"琴寺"。有人說寺中住著對奇特的夫妻,丈夫是個書生,妻子只在月夜現(xiàn)身,琴技超群。還有人說曾見月光下,書生與一位白衣女子合奏,琴聲能使枯木逢春。
至于那尊破碎的五通神像,被寧采臣改造成了"驅(qū)邪將軍",香火旺盛。而寺中的古柏枯死后,他改種桃李,每到春天,花開如雪,再不見半分陰森。
多年后,寧采臣白發(fā)蒼蒼,在聶小倩的琴聲中安詳離世。人們將他葬在寺后,奇怪的是,他墳旁并無新墳,只有一把古琴埋在土中。
每逢月明之夜,寺中仍會響起琴聲。有膽大者窺見,月光下有位白衣女子在墳前撫琴,而她身旁,依稀坐著個捧書而讀的青年身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