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日報網報道,2025年4月,特朗普向媒體透露,認為對華145%的關稅過高,若能與中國達成協議,美對華關稅將會大幅下降,但不會降至零。同時,他還強硬宣稱中方必須同美達成協議,否則無法同美做生意,試圖在談判中占據主導地位。然而,這樣的表態遭到了中國的堅決回應。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記者會上明確表示:“中方早就指出,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脫鉤斷鏈’只會孤立自己。對于美國發動的關稅戰,中方的態度很明確,我們不愿打,也不怕打。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這番擲地有聲的話語,彰顯出中國在關稅問題上堅定的立場和從容不迫的態度。
特朗普(資料圖)
中國駐英國大使鄭澤光也針對美國對中國等國家及地區濫征關稅闡明中方嚴正立場。他指出,美國對包括中國、英國在內的幾乎所有貿易伙伴加征所謂“對等關稅”,這種行徑公然違背世貿組織規則,嚴重破壞多邊貿易體系,沖擊全球經濟,損害各國正當利益,是典型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貿易霸凌行為,是開歷史倒車的表現。
英國作為美國的親密盟友,強調不會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脫鉤”;歐盟也明確表示“不會以脫鉤作為對美談判條件”;東盟國家堅定選擇與中國合作;就連一向緊跟美國步伐的日本,也公開表示不會為關稅問題達成協議而一味屈從于美國的要求,反而尋求深化與中國的合作。這一系列現象表明,美國的如意算盤并未打響,其孤立中國的企圖已宣告失敗。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國內也因關稅戰壓力倍增。關稅戰使得美國企業進口成本上升,這些成本最終傳導到消費端,導致物價上漲。美國家庭年均損失突破2000美元,通脹率被額外推高2.3個百分點。美國本土制造業不僅沒有因關稅獲得明顯競爭優勢,反而在高成本、高通脹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此外,美國國內政治和社會壓力也驟然加大。加利福尼亞州等全美12個州對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提起訴訟,認為其高關稅行為損害了地方經濟和消費者權益。從19日開始,全美50多個州掀起了多達500多萬人的反特朗普政策示威活動。最新民調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已降至42%,為了贏回選民信任,他不得不考慮調整政策。
中國在面對美國的“極限施壓”時,不僅沒有退縮,反而變得更加強硬和堅定。中國在多個國際平臺上提出要維護公平、抵制霸凌,贏得了全球南方國家的廣泛支持,提升了自身的話語權,也為其他國家提供了“抗壓示范”。特朗普意識到,如果再不調整關稅政策,可能會引發更多國家效仿中國的強硬態度,進而導致美國全球地位進一步削弱。
特朗普(資料圖)
不過,對于特朗普聲稱的降低關稅,中國保持著清醒的認識。特朗普此前的種種表現讓人難以對其產生信任,他的反復無常是出了名的。例如,4月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對全球范圍內的進口商品實施新的關稅政策,然而,4月9日又宣布對部分國家實施為期90天的關稅豁免 。這樣的行為使得各方對他的承諾都持謹慎態度,很難相信他此次降低關稅不是又一次“緩兵之計”。
白宮方面對關稅相關消息的態度也十分曖昧,對媒體報道矢口否認,稱任何關于關稅的報道都是“猜測”,除非直接來源于特朗普本人口中。而當被問及何時降低對華關稅時,特朗普又將責任推給中國。這種種跡象都表明,美國在關稅問題上仍未展現出足夠的誠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