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的甜甜(化名)在學校上課時,突然控制不住地把頭往后仰、往右邊歪,眼睛也不自主地向右斜視……
圖源:網絡
這可把老師和急忙趕來學校的家長嚇壞了,甚至念叨著這怕不是“撞邪了”?
甜甜媽定了定神,趕緊把娃帶到學校附近的西北婦女兒童醫院兒童神經內科。
經醫生詳細問診后,發現甜甜最近吃了一種俗稱“胃復安”的止吐藥,才導致了這些奇怪的動作。
吃了這種藥,為什么反應那么大?
“胃復安”,醫學名甲氧氯普胺,正是導致甜甜出現錐體外系癥狀的「罪魁禍首」。
科普展示用,不涉及品牌
雖然是常用的止吐藥,但部分人用藥后可能出現“運動失控”反應,比如:
?脖子歪斜、僵硬
?手抖、坐立不安
?甚至全身不自主扭動
這些癥狀雖然看起來嚇人,但停藥后通常能慢慢恢復。
常常會與藥物過敏、 癲癇發作、 焦慮癥、帕金森病等病癥相混淆。
為什么治胃的藥會影響身體活動?
我們大腦里有個管理動作協調的"交通指揮中心",依靠多巴胺(剎車)和乙酰膽堿(油門)保持平衡。
圖源:網絡
甲氧氯普胺會過度抑制"剎車系統",導致"油門失控",引發肢體運動紊亂。就像十字路口紅綠燈全部變綠,車輛亂竄引發堵塞。
四大異常表現
突發怪相(急性肌張力障礙):脖子向一側歪斜、眼球上翻露出大片眼白、咧嘴吐舌,患者常因突發怪異表情被誤認為癲癇發作。
雙腿著火(靜坐不能):雙腿像有螞蟻爬行,必須不停踱步、抖腿、變換姿勢,靜坐時焦慮感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圖源:網絡表情包
身體生銹(類帕金森綜合征):手抖(端飯碗時灑湯水)、肌肉僵硬如機器人、動作遲緩像“電影慢放”。
鬼臉后遺癥(遲發性運動障礙):少見,多見于長期用藥。表現:無意識噘嘴、舔舌頭、空口咀嚼,四肢不自主運動像跳舞。
該如何應對?
01
立即停藥:
多數癥狀在停藥24-72小時內自行緩解,就像交通燈恢復后車輛逐漸有序通行。
02
藥物急救包:
輕癥:遵醫囑口服苯海拉明(抗過敏藥)
重癥:經醫生判斷,注射地西泮(安定)或苯海索。
*長期用藥者注意:出現噘嘴舔舌等怪異動作時,需到神經內科評估是否為遲發性運動障礙。
防患于未然
兒童、孕婦、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不要超量使用
避免與感冒藥(含撲爾敏)、抗抑郁藥等聯用
服藥后出現坐立不安時立即停藥
仔仔小課堂:
甲氧氯普胺的使用如同一把“雙刃劍”,合理使用能緩解胃部不適,但超量超時使用可能導致"運動系統罷工"。
記住:短期小劑量用藥最安全,出現異常動作立即停藥,把專業處理交給醫生!
來源:西北婦女兒童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