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長假在即,長途出行旅游成為很多人的第一選擇??沙鲂袝r安全很重要,其中防病就是重要的一條。
現在出行比以前方便多了,時間也短多了,飛機、高鐵動車、自駕游都很普遍,可這當中有一個共同點,久坐。那就要注意了,因為久坐可以引發疾病哦!
前不久還有不少這樣的報道呢!2月,春節長假后,一位34歲的女士乘高鐵久坐8小時后起身準備下車時,突發劇烈胸痛、暈厥,到醫院后2次心跳驟停,肺動脈CTA,就是CT肺動脈造影證實是高危急性肺栓塞。廣東東莞發生多名因為長時間坐車導致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其中3人不幸身亡。3月,一位女士和家人自駕游,坐車6小時后突然胸悶胸痛,呼吸困難,急送醫院檢查也是肺栓塞。
肺栓塞就是久坐后容易發生的一種心血管急癥。
肺栓塞是個統稱,包括各種栓子阻塞肺動脈及其分支引起的疾病或者綜合征,比如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氣栓塞、甚至是腫瘤的瘤栓栓塞。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肺血栓栓塞了。肺血栓栓塞,關系最密切就是下肢深靜脈血栓,那是血栓栓子最主要的來源,前面那些患者就應該起源于此。所以早先這種病還叫做“深靜脈血栓-肺栓塞綜合征”呢!
這種病之前還稱為“經濟艙綜合征”。是因為飛機經濟艙空間狹小,飛機上也不能隨意走動,久坐后就會因血流瘀滯、緩慢形成血栓造成肺栓塞。后來,乘車久坐也常見發生,至于外科手術患者、腫瘤患者中更是常見,醫生對這種病的認識和警惕性就大大提高了。
靜脈發生血栓,經典的有三要素:靜脈血管壁損傷,血液處于高凝狀態,靜脈血流緩慢。出行久坐,下肢靜脈血流緩慢;飲水少,血液容易高凝,這就具備至少兩條血栓條件了。一些患有疾病的人,比如心血管病患者、腫瘤患者,孕產婦、口服避孕藥的患者,還有肥胖、吸煙、三高的患者,本身就處于高凝狀態;原來就有靜脈曲張、靜脈炎的患者,靜脈受損、回流不好,就更容易發生血栓了。
所以,長途出行預防靜脈血栓,就要從這三方面入手,這后兩條是下肢血栓最基本的預防。
- 穿著寬松。過于緊繃的衣服、鞋襪容易壓迫組織,影響靜脈血液的回流,所以出行久坐,衣服鞋襪要寬松些。
- 充分飲水。5月就要立夏,天氣已熱,本來水分蒸發就多,長途出行時有人會覺得不方便就容易少喝水,這樣就會導致血液濃縮,濃縮的血液流動緩慢,也容易凝固。所以旅行途中要保持充分飲水,一般的建議是每小時飲水200ml。
- 經常勾腳。倒也不就是單純勾勾腳,是說坐著間隔1小時左右,就活動一下。有條件的,起來走動走動;一直坐著、不方便走動,就做做“踝泵運動”,兩腳上下活動,腳踝轉動轉動,促進小腿的肌肉收縮,促進靜脈回流。
要是久坐后出現單側下肢的腫脹疼痛,那就要高度警惕靜脈血栓了!如果再有胸悶氣短呼吸困難,那就可能是肺栓塞了,要趕緊到醫院就診。
(原創,版權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