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30日訊今天14時28分,隨著最后一個區間隧道——“山山區間”右線貫通,至此,4號線順利完成全線洞通任務,向著年底通車目標又邁出了一大步。
4號線預計于今年年底開通運營,屆時將與既有的1、2、3號線實現高效換乘,從濟南西站至中央商務區的通勤時間可縮短至40分鐘左右,有效緩解經十路交通壓力,助力市民出行更加高效、更加綠色、更加多元,為強省會建設注入強勁軌道動能。
硬巖攻堅:“山山區間”啃下“最硬骨頭”
4號線沿經十路敷設,西起小高莊站(以下均為工程名),東至彭家莊站,全長約40.3公里,共設33座地下車站。此次貫通的“山山區間”雖僅長約589米,卻是全線施工難度極大的區間之一。濟南軌道交通集團建投公司4號線項目部工程部負責人陳延輝介紹,該區間地質條件極為復雜,穿越的中風化石灰巖地層,巖石最高強度達130兆帕以上,是普通鋼筋混凝土強度的3倍,巖溶見洞率達26%,是全線“最難啃的硬骨頭”。這種地層盾構施工極易出現栽頭、刀具磨損大、盾體卡殼等風險,安全風險高。
為保障施工順利推進,項目團隊精心優化施工方案,定制“超強版”盾構機,刀盤采用6主梁+6副梁強化結構,并搭載智慧預警系統。施工過程中累計開倉換刀20余次,日均掘進僅3-4環(約5米),在參建各方共同努力下,最終啃下左、右線共約1200米的“硬骨頭”。
盾構技術:40臺設備穿越26種地層
4號線工程規模龐大、線路漫長、專業復雜且工期緊張,項目部與各參建單位并肩作戰,積極應對,通過加強施工組織調度,廣泛應用新技術、新工藝等先進施工方法,安全高效地達成洞通目標。
陳延輝表示,4號線在全省重大實施類項目中名列第一,是目前濟南在建地鐵中里程最長、設站最多、體量最大,也是建設難度最大的一條,“全線跨越3個地質單元,穿越多條斷裂帶,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溶腔溶洞密布,我們定制化使用土壓平衡等全系列盾構機共計40臺,先后完成119次盾構始發與接收,順利穿越富水粉砂、高強度硬巖等26種地層,穿越京滬高鐵等6條鐵路、15座橋梁。”
沖刺通車:高效換乘緩解交通壓力
截至目前,4號線一期33座車站已全部封頂,軌道鋪設、機電安裝、裝飾裝修、系統調試等工作正有條不紊推進。其中,32座車站處于機電安裝階段,27座車站處于裝飾裝修階段,20座車站正在進行系統調試。
濟南軌道交通集團建投公司4號線項目部經理曹殿彬表示,下一步將加快建設進度,加緊各區間軌道鋪設、機電施工和裝飾裝修壓茬推進,做到無縫銜接,在保證安全質量的前提下,爭取早日完成軌通、電通、聯調聯試等既定節點目標。
閃電新聞記者 馬訓偉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