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這一在人體中復雜多變的物質,其行為宛如一位性格多變的角色,時而是健康的守護者,時而又成為健康的威脅者。
一、尿酸是什么?
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終產物,人體中約80%嘌呤由肝臟內源性合成,20%來自外源性食物,如肉類、海鮮、酒精等。
正常血尿酸水平:
男性:<420 μmol/L(7 mg/dL)
女性:<360 μmol/L(6 mg/dL)
二、尿酸的雙面性
在正常生理狀態下,尿酸在體內發揮著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有助于增強血管內皮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尿酸還參與調節免疫反應,幫助人體抵抗感染。這些功能使得適量的尿酸成為我們身體的“貴賓”,默默守護著我們的健康。
然而,當尿酸水平在體內異常升高時,它的角色便開始發生轉變。高尿酸可能引發痛風,當尿酸結晶在關節中堆積,會導致劇烈的疼痛、紅腫和發熱,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此外,過多的尿酸還可能形成腎結石,或導致腎功能受損,進一步威脅健康。長期高尿酸血癥還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這時,尿酸就像一個“破壞者”,悄悄侵蝕著我們的心血管健康。同時,尿酸與高血壓、糖尿病等代謝異常也有密切聯系,成為這些疾病的“幫兇”。
三、尿酸升高的誘因
飲食因素:如高嘌呤食物(動物內臟、濃肉湯、貝類等)、酒精、果糖飲料等;
代謝異常:肥胖癥、胰島素抵抗導致腎臟排泄減少;
遺傳因素。
四、營養干預策略
飲食調整:首先優選低嘌呤食物如蛋類、低脂牛奶,蔬菜(如黃瓜、番茄)、水果(櫻桃、草莓)。嚴格限制內臟、鳳尾魚、酵母提取物、酒精、含糖飲料的攝入。
生活方式建議:每日飲水≥2000ml,控制體重(BMI<24),同時避免劇烈運動不利于尿酸排泄,推薦游泳、騎行。
五、常見誤區
豆制品不能吃:黃豆嘌呤高,但豆腐、豆漿在制作過程中嘌呤流失,適量食用不影響。
痛風不痛就不用管:無癥狀高尿酸仍會損傷腎臟和血管。
單純靠飲食就能控制:遺傳性高尿酸血癥需聯合藥物治療。
尿酸在人體內既扮演著守護者的角色,也可能成為威脅健康的“敵人”。尿酸管理需“三早原則”——早監測、早干預、早綜合管理。了解并正確管理尿酸水平,對于維護我們的健康至關重要。
監 制:孫劍波
審 核:李振凱
責任編輯:白 玉
編 輯:張 釗
來 源:健康興安
您看此文用·秒,轉發只需1秒呦~
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我們的郵箱是:hzxcwx@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