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歐盟日前明確表示,美歐關稅談判與中歐關系無關,不會因美國壓力而對華“脫鉤”。一些歐洲政客對中國“貿易轉移”的擔憂,沒有必要。比如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稱,必須高度警惕并防止中國商品因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而涌入歐洲,并說已經向中方提議建立“貿易流動監管機制”;即將出任新一屆德國總理的默茨也稱,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持續,德國將更強烈地受到中國產品沖擊,他呼吁歐委會立即采取行動。
馮德萊恩(資料圖)
一位消息人士告訴歐洲新聞電視臺:“歐盟希望并需要被視為世界范圍內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針對美國關稅造成的廣泛混亂,中歐雙方在通話中表示,作為全球兩個最大市場之一,歐洲和中國有責任支持一個建立在公平競爭基礎上的強大改革貿易體系,確保這一體系自由、公平。北京方面也回應了熱情洋溢的信息,稱“中方愿同歐方攜手努力,推動中歐關系不斷向好、向前發展。”
此外,中美之間的“關稅戰”可能首先對美國的農民造成沉重打擊,后者恰恰是特朗普的重要票倉。在農業等特定領域,中國市場對美國十分重要。例如大豆正是中國從美國進口的最大宗商品。除此之外,美國的油籽和谷物等農產品也大量出口中國。環球網援引巴西媒體的數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進口商日前從巴西采購了至少240萬噸大豆,這一數量幾乎是中國月平均輸入量的1/3。
大豆都會成為焦點,大豆對中國人來說太重要了。2024年我國進口大豆1.05億噸,且大豆占我國植物油的40%,豆渣又是重要的家禽核心飼料,很長一段時間,美國都是我國大豆主要供給國家。美國以為能拿捏住中國的大豆命脈,可美國知名媒體彭博社發現,在失去美國大豆的日子里,中國從巴西購買了240噸的大豆是中國一個月用量的三分之一。美國大豆農戶擔憂不已,按照這個節奏,就算中美貿易不再設置高關稅,中國客戶們也只會將美國大豆列為備選。
特朗普(資料圖)
根據官方的統計,如今的美國大約有1380萬噸的滯留大豆,是去年的1.6倍,大豆都呆在倉庫里賣不出去怎么辦?自然是只能慢慢爛掉,受此影響,不少美國農場今年都損失慘重,甚至有超過300家申請了破產保護。就目前來看,這300家只會是一個開始,隨著關稅在更多的領域得到應驗,美國宣告破產的農民只會越來越多。這幾天,華盛頓街頭處處能看到這群美國南方打扮的老農們,他們舉著各式各樣的牌子,表示貿易戰毀了他們的生活。
在廣州海事部門的護航下,載運3.8萬噸巴西大豆的“賈科梅蒂”號貨輪順利靠泊廣州港新沙港。據了解,今年一季度以來,新沙港接卸大豆量同比增長48%。為實現重點民生物資運輸安全暢通運輸,廣州海事部門與廣州港集團新沙港深化合作,建立港區船舶貨物生產數據庫,靠前掌握糧油等重點物資船舶動態,并推出優先進出港、優先靠離泊、優先裝卸貨、優先辦查驗“四優先”舉措,為船舶進出港開通綠色窗口。
大豆(資料圖)
中國在減少對美國大豆的采購之后,據彭博社消息,中國進口商削減了約90%的美國石油采購量,從去年6月份的峰值2900萬桶,驟降至現在的每月300萬桶。與此同時,加中能源與環境論壇主任姜聞然在電話采訪中表示,鑒于貿易戰,中國已經不太可能從美國進口更多的石油,也不會完全指望俄羅斯或中東,這對于加拿大的石油供應是個好消息。今年3月,中國從加拿大進口的原油增加至前所未有的730萬桶,這一數字有望進一步上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