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對話,我們邀請到上海大學法學院魏振同學,他曾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現(xiàn)已入職上海某區(qū)紀檢監(jiān)察部門,2024年參與第2期上海市司法局“攬百計劃”實習實訓項目,一起來聽一聽他的實習感悟。
卜泓予
市司法局宣傳處
2022級選調(diào)生
魏振
上海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
“攬百計劃”第2期實習生
曾于市司法局人事警務處實習
初入職場:架起理論實踐橋梁
卜泓予:魏振,你好。作為“攬百計劃”第2期實習生,當你得知自己即將前往上海市司法局實習時,心情是怎樣的?實習的過程和學校學習相比,又有什么新的體會?
魏振:得知入選“攬百計劃”實習生時,我心情十分激動,同時也對未來工作充滿了期待。實習初期,我對司法行政工作的整體職能體系了解尚淺。通過三個月的實踐鍛煉,我逐步認識到,上海市司法局不僅承擔行政立法、行政復議等職能,更在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統(tǒng)籌推進全面依法治市建設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實習,我將課堂所學與實際工作緊密結(jié)合,在工作實踐中進一步培養(yǎng)了法律思維、錘煉了實操能力,堅定了投身法治建設的信念。
腳踏實地:練就過硬工作本領
卜泓予:那在這三個月的實習中,哪些工作讓你印象深刻呢?能否結(jié)合具體案例,談談你的認識?
魏振:實習期間,在處領導的統(tǒng)籌指導下,我跟著指導老師一起參與了上海市司法局“鼎新法治人才”評選前期籌備工作。從制定標準、評審模擬、打磨方案、發(fā)布通知、材料審核,再到多輪次評選,整個實施過程精益求進、周密細致,我深刻體會到法治工作的高標準、嚴要求,感受到法治工作者的認真負責、務實作風,不僅鍛煉了組織策劃和邏輯推演能力,還通過學習制度文件、整理調(diào)研材料,進一步提升了政策理解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
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次會議中我負責匯總各部門意見,兩天時間需要完成征集意見審定、初稿修訂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在帶教老師指導下,我迅速梳理修改思路、大量研讀相關資料、分篇撰寫修訂內(nèi)容,最終確保材料按時提交,得到了帶教老師的肯定。
在實習過程中,我逐漸認識到自己在政策理論方面的不足,為了夯實理論基礎,我堅持利用業(yè)余時間閱讀《求是》《旗幟》《黨建研究》等期刊,進一步提升政治素養(yǎng)與綜合分析能力。
豐富實踐:構(gòu)建多維知識體系
卜泓予:我注意到你還參加了一些實踐活動,這些走出辦公室的體驗,有沒有讓你對司法行政工作產(chǎn)生一些不一樣的看法呢?
魏振:在“享法沙龍”活動中,我聆聽了法律科技賦能普法宣傳的案例分享,認識到新興技術對法治建設的重要助力,堅定了青年法律人應積極擁抱創(chuàng)新的信念。同時,參觀上海司法行政歷史陳列室、提籃橋監(jiān)獄和監(jiān)獄陳列館,通過一件件珍貴實物資料,我沉浸式感受了上海司法行政事業(yè)的光輝歷程。這些實踐讓我更加深刻理解,法治精神的培育不僅在于學習書本知識,更在于責任的堅守和精神的傳承。我相信,“紅燭精神”從未老去,它不僅是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奉獻,更是一種代代相傳的使命擔當,只會在新時代迸發(fā)出更加燦爛的光輝。
收獲成長:持續(xù)汲取前行動力
卜泓予:我想,這三個月的實習應該給你帶來了全方位的成長,談談有哪些收獲呢?
魏振:通過實習,我收獲頗豐:一是專業(yè)能力得到提升,在實際工作中深化了理論認識,培養(yǎng)了嚴謹細致的工作態(tài)度;二是視野進一步開闊,我將所學知識帶回學校后,積極推動校園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的規(guī)范化建設,提升了組織管理能力;三是職業(yè)方向更加明確,實習中親身體驗法治工作實踐,堅定了我投身法治建設事業(yè)的決心,并順利考取了公務員崗位。未來,我將以此為新的起點,繼續(xù)在法治道路上堅定前行。
卜泓予:謝謝魏振,看到你通過“攬百計劃”的歷練,如今也和我們一樣成為法治戰(zhàn)線的一員,真的很為你高興!作為從實習生成長起來的“前輩”,想請你給即將參加“攬百計劃”的師弟師妹們一些建議。
魏振:我想說——心懷熱忱,久久為功,但問耕耘,莫問收獲。這十六個字凝聚了我在實習期間的真實體會。“攬百計劃”不僅是一次實踐機會,更是一次自我成長的契機。只要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每一項任務,珍惜每一次鍛煉機會,就一定能不斷突破自我,遇見更好的自己。真誠歡迎更多同學加入“攬百計劃”,投身法治實踐,在成長路上留下閃光足跡!
責 編|袁 琳
審 核|徐連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