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洲行動》又“爆”了!這一次,是因為“猛攻節(jié)”。
4月24日,《三角洲行動》發(fā)布了“猛攻節(jié)”宣傳片,宣傳片中的吳彥祖欣賞完自己冷峻帥氣的面容,然后又一本正經(jīng)的說起了游戲里“猛攻”的哲學,并號召玩家在“猛攻節(jié)”讓哈夫克傾家蕩產(chǎn)。
獨特游戲機制催生“猛攻”文化
“猛攻”,是指在《三角洲行動》里指代一種不計成本,不怕虧損,穿上高級裝備來與對手直接“剛正面”的玩法。但在“搜打撤”整個玩法品類里,“猛攻”玩法,卻可稱得上是彌足珍貴。
這是因為,“搜打撤”玩法機制下的每一局游戲,玩家都需要考慮“投入產(chǎn)出比”——由于對局中一旦落敗,則會損失所有物資裝備。因此倘若初始帶入游戲的裝備價值高昂,那么中途落敗則血本無歸。換言之,“搜打撤”的核心邏輯,就是一次又一次圍繞成本與預期收益展開的“博弈”。
正因為這樣,相比起看上去有些耿直的“猛攻”來說,大家更常聽到的“搜打撤”戰(zhàn)術(shù)流派,則是“鼠鼠黨”——即不帶高價值裝備入場,盡可能規(guī)避正面沖突,偷偷摸摸搜裝備甚至偷襲落單者,從而以更低的成本博取更高的回報。
從理性人的角度來看,“鼠鼠黨”顯然是更合理的選擇。但《三角洲行動》卻憑借獨特的游戲設計,鼓勵更多玩家選擇“猛攻”——更高的收益率,更多的福利,任務與BOSS挑戰(zhàn),再加上領先于同品類產(chǎn)品的戰(zhàn)場氛圍塑造與精心調(diào)校的槍械手感,一方面大幅減少“猛攻”可能面臨損失的風險,另一方面又強化了“猛攻”所帶來的“戰(zhàn)斗爽”體驗。
于是,“猛攻”在《三角洲行動》里越來越流行,逐漸形成了獨具自身特色的“猛攻”文化,也衍生出了“劉濤猛攻”(六套猛攻)等熱梗。
絲滑且誠意滿滿的“造節(jié)”行動
有了在玩家群體里越來越流行的“劉濤猛攻”。《三角洲行動》官方順勢而為,打造“猛攻節(jié)”的做法也就顯得無比“絲滑”。
于是也就有了開頭“猛攻節(jié)”預熱宣傳片里,由玩家們早已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正牌“彥祖”來號召大家一起猛攻了。值得一提的是,吳彥祖本祖飾演的這支片子,融入了大量游戲里各種彩蛋和“梗”,引發(fā)不少玩家進行逐幀挖掘。
更重要的是,隨后官方公布的一系列“猛攻節(jié)”福利,真正解決了玩家“猛攻”的一切“后顧之憂”。例如活動期間每天都能領取的裝備券,以及每局游戲會空降5輪攜帶高價值物資的“哈夫克保險小隊”,讓“搜打撤”玩法的風險大為降低,預期收益比大幅提高。
甚至對于那些更偏愛大戰(zhàn)場玩法的玩家來說,活動也送出了大量軍功保護卡(排位失敗免掉分)、軍功倍增卡(排位獲勝雙倍加分),同樣也達到了讓玩家更加肆無忌憚“猛攻”的效果——原本是圍繞“搜打撤”玩法來進行“造節(jié)”,卻也沒有忽略大戰(zhàn)場玩家的體驗需求,這也是《三角洲行動》此次“猛攻節(jié)”引發(fā)玩家強烈共鳴的另一個側(cè)面原因。
在又一次合作吳彥祖進行宣傳造勢與游戲內(nèi)福利“猛攻”的雙重輸出下,《三角洲行動》順勢而為打造的“猛攻節(jié)”能“爆”,也就不足為奇。
從“造梗”到“造節(jié)”的三角洲
最近這一年,只要是沒有脫離互聯(lián)網(wǎng),那么無論是否有實際接觸過《三角洲行動》這款游戲,你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有關的“梗”。
這是因為,《三角洲行動》有著極強的“接梗”和“造梗”能力,并且官方會隨時洞察用戶社區(qū),并以驚人的效率回應玩家的各種需求甚至是“吐槽”。
例如最早的“八寶粥”,原本是對《三角洲行動》這個游戲名稱的調(diào)侃,但官方不僅接納了這個稱呼,甚至還通過聯(lián)動八寶粥品牌銀鷺,以及在游戲里加入“八寶粥噴漆”等形式,讓一個無意間誕生的游戲“花名”成為一個出圈熱梗。
再比如“大紅”,這個原本是《三角洲行動》玩家圈子內(nèi)才能聽懂的游戲術(shù)語(指游戲里價值最高的紅色物資),但通過春節(jié)期間和知名演員倪大紅合作的真人TVC以及相關活動的開展,加之春節(jié)的節(jié)日氣息與“大紅”在字面上的關聯(lián)性,使得很多不玩“搜打撤”游戲的人也了解到了這個梗背后的含義。
至于阿祖——這位一年來和《三角洲行動》幾乎完全綁定了的“關鍵先生”,他的每一次出現(xiàn),則幾乎必然伴隨著《三角洲行動》的高光時刻。
公測階段,《三角洲行動》順應玩家呼聲,深度合作吳彥祖拍攝宣傳片,為游戲上線造勢,并在上線前開啟吳彥祖ID搶注活動,形成了游戲的第一次大規(guī)模“破圈”。
而到了如今的“猛攻節(jié)”,《三加州行動》與吳彥祖的關聯(lián)度更進一步提升——除了再次合作拍攝宣傳片外,加入特殊道具“吳彥祖之鏡”之外,更直接將彥祖的形象植入游戲內(nèi),打造了聯(lián)動傳說外觀“飛虎-威龍”,真正將“人人都是吳彥祖”這個公測時就已經(jīng)名聲在外的熱梗給落了地。
可以看到,從“造梗”到“造節(jié)”,《三角洲行動》依舊是當初公測時那個擅長“接梗”和“造梗”的游戲。而一次又一次“破圈”高光時刻的背后,則是《三角洲行動》了解用戶所思所想,并尊重用戶表達的本質(zhì)。
不難想象,未來的《三角洲行動》必定會延續(xù)其當下的運營風格,隨時依據(jù)玩家的需求和玩家社區(qū)里形成的文化來打造更多的熱梗或是熱門活動。或許某種程度上,《三角洲行動》已然超脫了游戲或者是IP的范疇,而成為了一種符合當代年輕人“沖浪”習慣的流行風向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