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本文之前,煩請各位讀者點擊一下“關注”,非常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所有內容均基于可靠的資料來源,具體說明會在文章中間部分呈現。
前言
年輕人究竟是該選擇“迎難而上奮勇向前”,還是“追求當下快樂”呢?
近年來,“內卷”現象席卷各行各業,很多人因為無法承受壓力,逐漸選擇了“躺平”。
為了給自己的“躺平”找到正當理由,有人便以“人生短暫,享受當下”為借口。這種觀點雖然體現了一種灑脫的人生態度,但絕不能成為放棄努力的托詞。
吳謙大校在一次演講中,鄭重告誡年輕人,切勿長期沉溺于安逸享樂、娛樂至上的狀態,否則距離危機就不遠了。
吳謙大校
吳謙1973年出生于北京,是一位資歷深厚的軍人,同時也是一名學者。他先后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和英國伯明翰大學深造,積累了扎實的理論基礎。
他的職業生涯亮點頻現,曾就職于國防部外事辦公室、中國駐美國大使館以及國防部新聞局等關鍵部門,這些經歷鑄就了他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斷的決策風格。
通過不同崗位的磨礪,他進一步提升了對國際形勢的理解與應對能力。吳謙是一位兼具深厚理論功底和豐富實踐經驗的杰出人才。
他講話簡潔明快,總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核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他所表達的觀點并非危言聳聽,而是經過深入研究歷史經驗和現實狀況后發出的真誠呼吁。
他之所以如此直言不諱,源于他對歷史教訓和當前局勢有著深刻的洞察。他的聲音猶如洪鐘一般,震撼人心,引發深思。
他的言語雖然直接,卻飽含著對未來發展的憂慮和對社會責任的擔當。他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喚起更多人對潛在風險的關注,并共同為美好的未來奮斗。
吳謙大校的擔憂
吳謙大校的警示并非空穴來風,而是基于對現狀的深刻剖析。他清晰地認識到,科技的進步讓娛樂形式更加多樣化,人們容易陷入過度追求刺激的漩渦。
例如,短視頻平臺利用算法推送內容,外賣服務提供便利,這些都在不知不覺中引導我們走向只追求享樂的生活方式。
這一現象值得我們警覺和反思,避免讓生活被過度娛樂占據。吳謙大校明確指出了問題的關鍵:如果人們過于沉迷于娛樂活動,可能會逐漸喪失對潛在危險的警惕性。
這種麻痹思想會削弱人們對國家安全重要性的認知,最終可能使國家安全面臨威脅。換句話說,娛樂至上可能導致人們放松警惕,從而忽視國家安全的重要性。這樣的趨勢持續下去,無疑會給國家帶來潛在的風險,后果不堪設想。
美國學者尼爾·波茲曼提出的“媒介即隱喻”理論,很好地解釋了這一現象。如今信息爆炸,媒介不僅是傳遞消息的工具,更在潛移默化中塑造著我們的思維方式和判斷標準。
隨著短視頻平臺的興起,“流量至上”成為一種潮流,傳統的價值觀受到沖擊,人們越來越傾向于關注娛樂相關的內容。
娛樂行業如同一個巨大的吸泵,吸引了其他行業的大量注意力。現在一些頂級明星拍戲的收入,甚至超過了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的投入,這種現象顯然不合理。
公眾更關心明星的八卦新聞,而非重要的科技進步,這表明娛樂新聞占據了過多的社會關注,影響了大眾的價值取向。
這種“娛樂至上”的風氣必須引起重視,應該引導更多人關注科技創新,倡導實干興邦的精神。從個人層面來看,過度娛樂正在悄然侵蝕我們的思考能力。
2023年,中國網民數量突破10億,平均每人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超過4小時,一年點外賣超過420億次。這些數據反映出人們對電子設備的依賴程度日益加深,并且過度沉迷于娛樂之中。
短視頻通過碎片化的內容和個性化的算法推薦,不斷刺激我們的感官,讓我們難以停止觀看,仿佛掉入了一個無底洞。
這樣會壓縮我們深度思考和學習的時間,長此以往,我們的思維模式將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研究表明,喜歡刷短視頻的人每天頻繁查看手機的次數超過200次,幾乎每隔幾分鐘就要看一次。這種碎片化的信息獲取方式容易讓人分心,還會降低自我約束力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更令人擔憂的是,長時間使用手機可能對青少年的大腦發育產生不良影響,尤其是對負責自我控制和決策的區域造成干擾。這種影響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因為它關乎青少年的成長與發展。因此,合理使用手機,避免沉迷短視頻至關重要。
我們需要努力培養良好的使用習慣,保護大腦健康,提升自我管理能力。過度娛樂導致的創新能力下降,就像一顆定時炸彈,會給社會發展帶來嚴重隱患。大家沉迷于娛樂,時間和精力被大量消耗,真正用心鉆研、深入探索的人越來越少。
久而久之,整個社會的創新活力將逐步衰退,面對未來的各種挑戰,我們將變得束手無策。
美國流行的“民主毒雞湯”理念,以及日本出現的“低欲望社會”,都表明過度娛樂會讓社會失去拼搏精神。
歷史經驗同樣值得深刻反思,夏桀建造奢華的酒池,甚至可以在其中行船作樂。商紂王則用酒肉堆積成林,供自己享樂。
周幽王為了博美人一笑,竟然濫用烽火,失信于天下,這些故事無不警示我們:沉溺于享樂、不理政事的統治者,最終只會自食惡果。
羅馬帝國的衰落,也與當時社會上過度追求娛樂密不可分。統治者推行“面包和馬戲”的策略,確實能讓百姓暫時忽略官員的貪污腐敗,只顧著吃喝玩樂。
但從長遠來看,這種做法會讓人們漸漸喪失對社會問題的敏感度,不再關心國家大事,也不愿履行公民應盡的責任。
這種消極態度就像慢性毒藥,一點點侵蝕著國家的基礎,最終導致帝國崩潰,難以挽回,這就是飲鴆止渴的結果。
如何避免“娛樂至死”
國際形勢瞬息萬變,吳謙大校的提醒顯得尤為重要。中東戰火連綿,歐洲局勢復雜,非洲許多國家動蕩不安,中國周邊也面臨著南海、臺灣海峽等問題。
2024年10月,吳謙大校在一場公開活動中,分享了邊防戰士在零下30度的嚴寒中堅守邊疆的故事。他強調,和平并非憑空而來,而是依靠大家共同努力奮斗得來的。這句話表明,我們需要堅持不懈地付出,才能維護國家安全和地區穩定。
這番話鏗鏘有力,提醒我們珍惜和平的可貴,更提醒我們肩負的重大責任。“娛樂至死”的現象已經敲響警鐘,我們必須立即采取行動。各行業需要攜手合作,共同應對過度娛樂帶來的負面影響。
政府應當加強正面引導,推廣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方式。教育部門要調整課程內容,提高學生辨別信息真偽和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
企業需要承擔起社會責任,盡量減少娛樂產品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社區可以組織更多宣傳活動,增強人們對過度娛樂危害的認識。
個人層面的覺醒同樣至關重要。我們需要始終保持頭腦清醒,對各類娛樂保持警惕,堅持積極向上和強烈的責任感。同時,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質,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吳謙大校的警示并不是讓我們完全拒絕娛樂,而是希望我們能夠理性對待娛樂,將其作為生活中的調劑品,而不是沉迷其中,最終陷入“娛樂至死”的境地。
結語
科技進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娛樂形式更加豐富多彩,面對這些好處,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如何在享受娛樂的同時,不忘肩上的責任?
信息來源:
1.《吳謙:一個國家不能總是輕歌曼舞》環球網2019-03-29 12:1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