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覆蓋全國的居住升級行動正全面展開。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好房子”建設列為民生工程核心任務,并將好房子定義為“適應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要,完善標準規范,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房子”。
這背后的邏輯是,中國住房建設正實現從“規模擴張”向“品質躍升”的戰略轉型。
在頂層設計的明確目標下,青島率先垂范。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的《青島市 “好房子” 建設技術導則(試行)》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成為新時代住房建設的核心標準。
而“好房子”建設既需政府落實相關政策,更需企業在技術創新上的支持來形成深度協同,通過制度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共建,共同實現住房品質的提升。
作為山東省首家A股上市建筑企業,青島德才股份以全產業鏈布局為根基,通過技術革命與模式創新,將政策導向轉化為民生福祉,在保障性住房、老舊小區改造、歷史街區保護等領域打造出一系列標桿項目,為“好房子”建設提供了可復制的“青島方案”。
從政策制定到企業響應,從標準引領到實踐創新,一場以“好房子”為載體的居住革命正在青島展開。
何為“好房子”,這一直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概念。
就例如,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住宅層高的標準都是“不低于2.8米”。但現在,根據《山東省好房子建設標準指引》,住宅全屋層高不低于3m、分戶墻采用不小于200mm厚的混凝土墻、樓板設置厚度不小于10mm的隔聲墊等要求成為好房子的“標配”。
日前,青島發布的12條房地產新政中,也提出要加大“好房子”建設供給,鼓勵企業全面貫徹綠色低碳節能理念,嚴格把控質量過程,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做好物業服務保障,打造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住宅。
層高不足、采光不佳、隔音不好、公共空間不夠……這些都是社會關注且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恰恰是“好房子”建設的發力方向。
政策導向與市場規律的深度共振,讓頭部建筑企業也不約而同開啟轉型之路。
在青島的城投·青云佳境項目中,德才股份在規劃設計環節,就從規劃景觀、立面造型、居住戶型、社區配套、綠色低碳、智慧科技等方面,全面納入“好房子”標準——按照年齡設計相應活動場地,綠地率達到47%,裝配率達50%,玄關、餐廚、臥室、衛生間、陽臺等空間實現智能化、數字化控制……高品質、智能化、綠色生態成為核心關鍵詞。
德才實踐印證著行業共識:當土地紅利消退,唯有產品力、技術力、服務力的深度重構,才能贏得未來市場。
近年來,在建筑行業整體承壓的背景下,德才股份展現出了強勢的經營韌性。2024年,其經營性現金流達4.55億元,創下歷史新高。2025年一季度,經營狀況回暖,實現營收5.51億元,對應歸母凈利潤4379.79萬元,同比增長17.11%。
在“城市更新”和“城市配套”的戰略支點下,德才股份2024年新簽“城市更新”類項目金額約為19.83億元,新簽“城市配套”類項目金額約為15.10億元,兩類項目約占2024年全年累計新簽項目總金額的80.38%。
尤其在老舊小區改造、歷史風貌建筑保護修繕、低效片區(園區)開發建設領域項目基數較大,德才股份已經形成了扎實穩固的基本盤。
其中,德才股份參建的青島市四方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更新項目入選住建部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成為山東省該批次唯一一個入選歷史文化傳承類案例的城市更新項目。
從住宅規劃到城市更新再到城市配套,德才股份以技術突破創造了長期價值,將項目打造成集安全、舒適、綠色、智慧于一體的“好房子”。
德才股份的實踐證明,“好房子”建設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發展范式的變革,正如德才股份董事葉禾所秉持的觀點:“好房子”建設的深層邏輯,在于技術革命對傳統生產關系的重塑,這對企業而言既是挑戰更是機遇。
不難看出,當下市場發展正從“住有所居”向“住有優居”加速邁進,“好房子”的未來圖景愈發清晰。而包括青島在內的諸多城市,正通過多元實踐,讓更多的住宅成為“好房子”,讓更多家庭圓夢“優居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