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五一假期,當無數玩家還在糾結是宅家打《黑神話:悟空》還是出門看人山人海時,游戲圈猝不及防地砸下一個大瓜——蘋果稅又雙叒被法官錘爆了!
這次不僅是錘,法官甚至搬出了藐視法庭罪的大招,直接把蘋果送上了刑事調查的名單。
這場Epic Games與蘋果的史詩級官司,從2020年撕到2025年,劇情跌宕程度堪比《巫師3》的主線任務。
但和游戲里玩家能靠存檔重來不同,現實中的蘋果似乎鐵了心要當反派BOSS,哪怕被法官點名別耍小聰明,也要硬扛到底。
▌蘋果稅:從躺著收錢到人人喊打
要說這場官司的根源,還得回到那個讓全球開發者又愛又恨的詞——蘋果稅。
2008年,喬布斯隨手拍板定下30%的抽成比例時,或許連他自己都沒想到,這個數字會在未來十幾年成為科技圈的眾矢之的。用法官的話說,這個比例完全是拍腦袋定的,既沒算成本,也沒考慮開發者利益,純屬喬幫主的任性。
但就是這個任性的數字,讓蘋果在2022年狂攬312億美元傭金,App Store更是被法官直白地稱為披著應用商店外衣的游戲商城——81%的收入來自游戲,卻只占下載量的33%。
換句話說,蘋果稅的本質,是靠著《原神》《王者榮耀》等爆款游戲吸血養活了整個生態。
▌Epic的反骨與蘋果的傲慢
2020年,當Epic在《堡壘之夜》里偷偷上線第三方支付通道時,這場庶民起義就注定不會平靜。蘋果一怒之下將游戲下架,Epic反手一紙訴狀,指控蘋果壟斷。
“你違規!”“你吸血!”雙方你來我往,但2021年的判決卻讓吃瓜群眾大跌眼鏡:Epic因違約賠了蘋果600萬美元,蘋果則被要求開放第三方支付。
看似各打五十大板,實則埋下伏筆——蘋果嘴上說改,身體卻很誠實。
法官發現,蘋果的整改堪稱教科書級的糊弄學:30%傭金降到27%,美其名曰讓步,實則換湯不換藥;
用戶點開第三方支付鏈接時,彈出全屏警告:此操作不安全!(實際安全與否?蘋果說了算);
開發者必須用蘋果規定的靜態URL,且不能主動告知用戶外面更便宜。
這不就是恐嚇用戶+變相封殺嗎? 法官伊馮娜氣得直接開罵:“禁令不是談判!給你機會你不中用!”
這次判決最狠的,不是罰款,而是刑事調查。法官發現,蘋果高管甚至在法庭上撒謊,財務副總裁亞歷克斯·羅曼的證詞被直接打臉為公然欺詐。更諷刺的是,蘋果CEO庫克明知問題,卻選擇讓財務團隊說服自己繼續硬剛。
蘋果一直強調抽成是為了保護用戶隱私,但法官一針見血:安全不該成為壟斷的借口。事實上,安卓用戶早就能自由安裝第三方商店,也沒見谷歌用戶大規模被盜刷(當然,谷歌也被盯上了)。
更讓開發者寒心的是,蘋果嘴上說85%應用不交傭金,實則游戲開發者承擔了絕大部分稅負。
一名獨立開發者吐槽:“我們賺100塊,蘋果拿走30塊,剩下的還要給渠道、買量,最后到手不如去送外賣。”
▌玩家的隱形代價,羊毛出在誰身上?
表面看,蘋果稅是開發者和平臺的戰爭,但玩家真的能獨善其身嗎?
答案是否定的。 當《原神》氪金一單648元,蘋果抽走194元,剩下的454元還要覆蓋開發成本、服務器費用、營銷投入……最終結果只能是:要么氪金漲價,要么逼開發者縮水內容。
更惡心的是,蘋果的反引導規則讓玩家成了信息孤島——你永遠不知道,如果換個支付方式,這單648可能只要600塊。
“這是對消費者選擇權的赤裸剝奪!” 一名玩家在Reddit上怒吼。
▌蘋果稅真要涼?
這次判決后,Epic CEO蒂姆·斯威尼喜提推特戰神稱號,一邊轉發慶祝,一邊喊話蘋果:全球開放零傭金,立刻和解! 但明眼人都知道,讓蘋果放棄每年數百億美元的收入,無異于讓葛朗臺自掏腰包。
不過,蘋果的好日子或許真的到頭了。全球監管的鐵拳已密集落下:歐盟逼蘋果開放側載,否則罰款全球收入的10%;中國監管部門被呼吁介入全球最高傭金問題;連美國法官都忍無可忍,搬出刑事調查。
▌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
這場官司打了四年,Epic沒贏,蘋果沒輸,但真正的輸家或許是整個行業。
法官在判決書里玩了個諧音梗:“人生沒有第二次咬蘋果的機會(No second bite at the apple)。”
但蘋果似乎還沒聽懂:壟斷的蘋果再甜,啃多了也會蛀牙。
*每天推送游戲資訊、新游推薦、游戲雜談等,帶你了解不一樣的游戲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