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滿足城市低收入群體的居住需求,我國各地都加大了對公租房、共有產權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入市步伐。現在城市低收入群體可以向相關部門申請公租房。公租房的最大好處就是,租金不到附近房子的一半。不過,近些年,卻有越來越多的人退出公租房,主要有這4個原因很真實,看完你還會申請公租房嗎?
原因一,公租房的申請條件嚴格
各地申請公租房的條件非常嚴格。比如,必須在當地繳納多少年社保,申請人的收入和存款不得超過某個限額等。這樣一來,城里能夠符合租住公租房條件的家庭就比較少了。此外,公租房是近些年才加大了入市步伐,這類房子的數量也是比較有限,即使你滿足了申請公租房的條件,也需要排隊等候好幾年,才能住進公租房。很多人覺得等待時間久,太麻煩了,最后就放棄了公租房。
原因二,收入不再符合公租房的要求
公租房是當地政府給低收入家庭提供的保障房。所以,對低收入家庭劃定標準都很低。而一些家庭經濟條件發生了改善,收入超過了公租房的標準,這些家庭就只能從公租房中退出。
此外,還有一些家庭的收入圍繞著公租房的標準上下波動,有時符合申請條件,有時又超過了申請標準。在這種情況下,這類家庭覺得申請公租房也很難通得過,干脆就退出公租房的申請。
原因三,地理位置、周邊配套設施都不好
通常公租房的地理位置不好,都在偏遠郊區。以上海為例,公租房的位置都在奉賢、金山、松江、青浦、崇明等偏遠郊區,租住公租房的家庭出行十分不便,每天通勤時間要花費3個多小時。
此外,公租房所在的位置周邊像超市、醫院、學校、交通等配套設施都不齊全,居住體驗感差。正是因為,公租房地理位置、配套設施都不理想,這才導致越來越多的低收入家庭退出公租房的申請。
原因四,居住條件有限,無法與商品房相比
各地推出公租房的目的,就是滿足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所以在房間的裝修、家具的配備等方面,都十分簡單。而且,公租房還存在物業水平低下、公共設施老化、環境衛生不好等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公租房的面積都比較小,只適合于二個人或三口之家居住,如果家庭人口多了,申請公租房就不太合適。所以,即使是一些低收入家庭,想等到將來經濟條件好轉了,再去購買商品房,而不是再申請公租房。
實際上,公租房的優點就是租金價格僅是附近商品房的一半,能夠滿足低收入家庭的基本居住需求。但是,公租房也存在著四大缺陷,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退公租房。
我們的建議是,對未來收入增長充滿信心,又要在市中心工作,希望追求更好生活條件的家庭來說,公租房并不適合他們。而相反,對那些收入較低,又希望在城市有一個相對便宜且穩定的家庭,公租房還是比較不錯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