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Introduction
雖然積極的信號正在展現,但仍沒有到逃離深淵的時候。
“今年的上海車展,說實話有些乏味。”
“表面來看確實是這樣的,但背后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由于淘汰賽過半,整體的格局實際上基本確定,目前已然進入到更殘酷的廝殺階段。”
“怎么更簡單的理解這段話?”
“說白了,各家幾乎都到了明牌上賭桌的階段,沒有誰再有所謂一擊致命的秘密武器。接下來,拼得將是耐力、糧草、執行力、精神意志包括掌舵者的決心。”
絕不是杜撰,文章開篇的一段對話,就發生在本周與某位主機廠友人交談的過程中。相信大多親臨現場的讀者,也有著頗為類似的感受。
入行六年,參與了三次上海車展,橫向對比下來,本屆確實少了些流量爆點與重磅產品。當然,情有可原。
而試圖復盤我的全部活動與行程,真正留下深刻印象的,無疑直指連續進行的三場專訪。至于主角分別是誰,答案直指——“蔚樂螢”。
是的,你沒有看錯,蔚來、樂道、螢火蟲。
這家長期處在風口浪尖上的新勢力造車,第一次攜三個子品牌站在了聚光燈下,等待大家的鞭策、拷問與檢閱。
那,結果呢?
可以說,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波動與調整,“蔚樂螢”均展現出了愈發積極的一面。不過,理性客觀的講,拋給它們的極限壓力測試遠沒有結束。
稍有不慎,一步走錯,仍有概率墜落深淵。
01
蔚來李斌:四季度必須實現盈利
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恰逢五一假期,蔚來如期公布了4月交付成績單。
其中,光是NIO本品牌,便達到19,269輛,環比3月明顯回暖。
畢竟,隨著NT2現款車型開始祭出包含五年免息、贈送240張換電卷在內的一系列的清庫操作,還算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而這也直接證明了,只要誠意到位,蔚來在消費者心中仍具有不錯的吸引力。
但是,讓利沖量的代價,同樣明晃晃擺在那里——單車毛利的下降。
因此,箭在弦上的2025款“5566”,能否延續目前熱銷狀態,才是拋給NIO本品牌真正意義上的大考。
“目前,NT2現款車型優秀的性價比,確實引發了市場的熱烈反響,但是現在對我們團隊來說更大的任務與挑戰集中在,2025款‘5566’能否上市后不打折還可以延續熱銷的氣氛,我覺得是現在公司內部團隊重點準備和觀察的指標。”
專訪中,一段來自秦力洪的回答,儼然全盤托出了什么才是關鍵。毫不夸張的說,2025款“5566”就是今年NIO本品牌的根基。
賣好了,許多麻煩都將迎刃而解;賣不好,一切愿景都是無用空談。
而從眼下獲悉的信息來看,2025款“5566”最主要的變化,除了外觀上的微調,更多集中在內飾層面。譬如,用戶苦苦期待的大橫屏、懷擋、中控T字區……總之,主打一個聽勸。
并且,輔助駕駛芯片,同樣會換裝蔚來自研的神璣NX9031。大膽猜測,價格層面與老款相比,預計也將采用“加量不加價”的策略。
不過,在我看來,上述組合拳仍不足以應對中國車市近乎變態的競爭。類似五年免息的金融方案,2025款“5566”理應不該缺席。
還是那個道理,“如今的大盤,出拳的機會只有一次。第一波無法起勢,再多的彌補都是徒勞。”
好在,值得慶幸的是,身為整個公司的掌舵者,李斌認識到了之前的不足。整場專訪,令人感受到了“知錯就改”的態度。
而在談及往后的預期,他堅定的表示:“今年是我們的技術大年,是我們的產品大年,也是我們的基建大年,再加上公司自上而下堅決地去降本提效,提高運營效率,相信會迎來收獲的季節。”
隨即,李斌特意補充道:“實現四季度盈利,整個團隊還是非常有信心的,我們會堅決做到這一點。”
事已至此,既然軍令狀再次被立下,一切懸念年底見分曉。
無論期待也好,質疑也罷,正在進行中的這300多天,對于這家新勢力造車來說,對于李斌本人來說,都不容有失。
02
樂道沈斐:能做的是日拱一卒
“樂道,讓人失望了。”
對于這個蔚來攻入主流市場,本被寄予厚望的第二品牌,本段開篇的一段話,相信就是大多數讀者大半年以來發自內心的感受。
不可否認,具有爆款潛質的L60沒有賣好。
產能端的準備不足,營銷端的脈絡不清,渠道端的開拓有限,品牌端的認知尚欠,無疑都占據了一定的比重。
而愚人節的第二天,艾鐵成選擇了兌現承諾、自己離開,負責NIO Power的沈斐,臨危受命從他手中拿過了“接力棒”。
如此調整,瞬間讓大家再次對樂道重燃希望。
本屆上海車展,則是沈斐第一次以該品牌總裁的身份與外界見面。被拋來頻次最高的問題,肯定是上任近一個月,究竟做了哪些事情?
“我原來是管能源的,也沒有管過車,大家不要太期待一下子煥然一新,我更多的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推動這個品牌慢慢去做改變。”
是呀,力挽狂瀾的絢爛橋段,好似并不適合此刻的樂道。很快,沈斐又給出了他現階段的主要任務。
“第一,讓這個團隊重拾起勇氣和信心,L60這款車非常棒,很有競爭力,希望能夠打贏一些短期的勝仗;第二,還是要把底層能力做一些完善,用一絲不茍的態度推動造車,是樂道能夠成為偉大品牌的基石。給我們一點時間,會走得更穩健。”
總結下來,日拱一卒。
反觀本屆上海車展,繼L60之后,樂道帶來的L90,真正意義上的家族旗艦。三排座、純電、車長超5.1米的定位,瞬間將它推入到了血紅一片的細分市場當中。
對此,沈斐覺得,“雖然有那么多大三排的SUV,但是像L90這樣的大三排SUV目前是獨一無二的,它不僅有大的前備艙空間,還能夠換電。現在蔚來能源在全國有3200多座換電站,其中樂道兼容的就有近2000座,而且這個數字還會持續增加。不管你是在城市通勤,還是高速長途,我覺得開大三排SUV都沒問題,加上我們標配的85度電池,一定是家庭出行的首選。”
洋洋灑灑一百多個字,直抒胸臆的展現了他的底氣。
其實,在我心中,從L60開始,樂道單論產品體驗,絕對具有十足的競爭力。
但問題是,其它所匹配的東西,可不可以做好,決定了最終的銷量走勢。三季度開啟交付的L90,更像是一雪前恥的“翻身之戰”。
經歷了一波大換血,這個蔚來的第二品牌,相當于是刮骨療毒后的重新出發,肩上的擔子儼然又變重了。
借用秦力洪的話說:“今年四季度,我們要追求整個蔚來公司層面的盈利,也是我們自己定下的目標。樂道要做多大貢獻,很難給你一個量化的數字。不過,肯定會在里面提供非常重要的輸出。如果樂道做的不好,整個公司的盈利都無從談起,樂道必須要把自己的銷售服務、新產品的成本、供應鏈方方面面做到一個非常好的水平。”
劃重點:樂道做不好,整個公司的盈利都無從談起。
而過去的4月,L60僅交付新車4,400輛。講道理,并不令人滿意。
03
螢火蟲金舸:銷量定單符合預期
“第三次與他面對面交流,還是那個感覺,真的好強,理性、客觀、專業、對答如流,然而他卻說自己是i人。”
一段開啟夸夸模式的文案,真真切切寫在本屆上海車展專訪螢火蟲總裁金舸之后的朋友圈。
必須承認的是,自打去年NIO Day這個蔚來第三品牌旗下的同名純電精品小車“螢火蟲”初次亮相,礙于外觀造型尤其是前后“三重奏”燈組設計太過特立獨行,遭受各種口誅筆伐算起,迎來的像極了一個“天崩開局”。
可,令人略感驚喜的是,經過持續不斷的引導,以及車型本身逐漸被大家接受與認可,螢火蟲的口碑開始逆轉。
4月19日,隨著11.98萬元起售的價格正式公布,刺耳的聲音慢慢消失不見。李斌,也終于成了大家口中的“斌哥”。
身為掌舵者的金舸,同樣功不可沒。這位汽車行業的“老兵”,用自己的一舉一動,慢慢證明了螢火蟲的魅力。
而專訪中,在被問及訂單情況,他直接回答道:“是符合預期的,現在試駕從早上九點排到晚上十點基本是爆滿的狀態,區域已經舉手了要再增加試駕車,現在資源還在進行調配。”
也恰恰基于這樣的背景,十分好奇螢火蟲的穩態月銷。
如果能夠穩定在3000輛左右,甚至沖擊5000輛大關,對于整個蔚來都是一個及時的補充。雖然毛利層面的貢獻較為有限,但至少能在營銷端給予聲量上的支持。
況且,別忘記,螢火蟲還留了一手——8月將公布BaaS車電分離方案。
假設能夠將起售價進一步下探至9萬元以內,預計又會掀起一波新的高潮。對于這樣的打法,在金舸看來,“把BaaS放在8月,是我們營銷的主動而為,能夠比較好的調配需求跟供給之間的關系。”
與此同時,專訪中,有關螢火蟲的即將拉開的出海序幕,金舸也做出了解釋,“我們今年下半年開始會陸續進入16個國家,這些國家會散落在歐洲、東南亞,甚至包括南美洲、中美洲和中東。”
至于背后的支撐,主要基于兩點:政策的友好度與市場的成熟度。
“跟當地品牌相比,螢火蟲是有代際領先優勢的。我們采用的是全球最高安全標準,同時又擁有中國這邊非常領先的智能化技術賦能。是一款絕對安全、足夠智能又兼具一定駕駛樂趣的純電小車,這個定位在當地市場幾乎沒有。”
來自金舸的又一段論述,能夠感受到那份濃濃的期待。而他所展現出的專業度,正迅速的反哺到這個蔚來第三品牌身上。
當然,再次望向國內市場,精品純電小車的品類,始終需求有限。怎樣在一片相對貧瘠的土地上培育出更多的樹苗,也成為了一道難題。
寫到這里,便是上海車展三場專訪的全貌。而在很多網友看來,“蔚樂螢”的名字,諧音就是“為了贏”。
奈何,期許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真正的局面為:今天文章的主角,遠沒有到逃離深淵的時候。
2025年,中國車市,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蔚樂螢”,不能輸,也輸不起……
責編:楊晶 編輯:何增榮
THE END
PAST · 往期回顧
所有人都需要“一口價”丨袪魅時刻
“福耀系”誕生200億IPO,曹德旺要搶曾毓群的生意
旗艦車芯片延期,英偉達的“王炸”讓誰更焦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