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應該是假期第二天,如果沒下雨我應該掛在樹上吃櫻桃。
——今天的編輯土豆兒
這個假期如果你沒有出成都,想在街巷里轉一轉,感受一下老成都的書卷氣、茶香氣或聽一曲市井里的蕭聲,那就跟著大榜的去喝碗三花茶、選支毛筆吧。
特別提示
1.成都老資格的寶藏茶館清單
全成都,有8千家咖啡館,茶館的數量,超過1萬家。
比起游客扎堆的熱門老茶館,更低調的成都老茶館,是窺見成都茶館文化和市井生活另一面的窗子。
2.在成都茶廠門市部買到資格的三花
最講究的老成都人,最愛的還是以蓋碗兒泡三花。如果是用老虎灶燒開的銅壺水泡茶,那再好不過。
三花,不是三種花的拼配,而是三級茉莉花茶的簡稱。三花是市井百姓最愛的爆款,甚至成都人還專門有“啖三花”的說法。
一說到“啖三花”,老輩子心心念念的還是一心橋74號的成都茶廠生產的三級花茶,有事沒事,更習慣到茶葉廠門口買茶葉。
3.在洪河茶廠買到老成都資格花茶
洪河聯辦茶廠的老廠因城市建設搬遷,店內的老員工依然記得老廠的地址,就在驛都大道上,龍泉武警支隊的旁邊。
90年代成都市場上廣受歡迎的茶葉,除了成都茶葉廠生產的三花,就屬洪河茶廠的花茶。生意好時,廠門口排滿等貨的商販。花茶供不應求,“拿錢都買不到。”
4.找到了消失二十多年的老成都制筆廠
在更早的40年代,成都有二三十家有名的堂號:劉三友堂、沖霄閣、天一閣、式如金、慶封閣、清穎亭、青蓮筆店、楊寶泰、有蓮室、文國齋、郁文齋(這些堂號多好聽啊),規模最大的就是劉三友堂。
50年代成都成立了制筆社,70年代成了多家社合并成了制筆廠,80年代的時候成都制筆廠是相當厲害的。2002年國企改制,制筆廠也退出了歷史舞臺。
5.隱于東珠市街的一代宗師
杜師的小店里,這里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個人博物館,每一件物品都有溫度有故事,有情有義,是念舊的杜師一個個老朋友。
過去「大隱隱于市」這個詞,非常抽象,因為這個時代太快了,不可能隱,隱不了,但沒想到就在老街陋巷中真隱匿了一位師父,做細小瑣碎的事,吹豐盈動人的曲,俗世人景在眼前輕輕落下。
6.天府廣場旁600米,藏了個300多歲的老會館
成都市中心現存的會館,除了太古里的廣東會館,就屬陜西街上的陜西會館。
陜西街的陜西會館,盡管歷史更悠久,文保等級更高——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很多成都人都不知曉其的存在和位置。
7.藏在溫江老廠里的秘密基地
你醒啦,現在是屬于千禧年的秘密基地。
這是一個尚未改造的老廠房,復古、懷舊、文藝,定位溫江滌綸廠。
滌綸廠以前非常熱鬧,配套無敵,從滑冰場到歌舞廳,從游泳池到電影院,從小賣部到俱樂部,可謂一年都不用出門。
8.藏在成都東南西北的隱秘舊書店
這是片藏在二手電器市場里面的寶藏書店,入市場就像進入了“重慶大廈”,生猛的、年代感的氣息撲面而來。
大門口是最熱鬧的地方,賣音響、電視、電器等,大樓的左后方走,這塊小小的區域藏了十來家書店、樂器店、相機店。書店不僅賣舊書,還有很多手寫的信件、筆記本、郵票、家庭合影、磁帶、老畫片......
9.瑪塞城,成都中老年男人的迪士尼
瑪塞城中,品相佳,有過分類,店主攤主認為更有市場價值的物品,會裝在透明的薄膜口袋中。
尋寶,需靜得下心,無懼進展的緩慢,隨緣。
看似雜亂的陳舊物品,只要喜歡,覺得合適,總能發現其中的美感和珍貴價值。老舊、蒙灰的物品,因不同的人對其意義的賦予,而變得稀罕。
昨日回顧《》
明天我們將帶你《炒肝腰,拌拱嘴,吃幾盤小眾川菜》
希望你這個假期能尋找到寶藏,如果你也有私藏的寶藏地方別忘了留言分享~
今日編輯 | 土豆兒
本文系談資“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圖片
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