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歌是第五代中國導演中的佼佼者,其早期作品《黃土地》《霸王別姬》等為中國電影經典。他對書法興趣濃厚,常在拍攝現場休息時揮毫潑墨。雖有人批評其書法“入古不深”“用筆失于法度”,但作品筆墨飽滿、氣勢磅礴。他創作的小型行草書法作品,筆觸柔美飄逸,風格清新雅致。
陳凱歌的書法得到妻子陳紅支持,她為其搜羅筆墨紙硯并陪伴照料。他將書法融入電影創作,片頭字幕、道具布置等都體現對傳統文化的理解。陳凱歌書法藝術不斷進步,嘗試融合不同書體特點,作品兼具傳統韻味與現代活力。他謙遜接受批評,不斷追求進步。
看到陳凱歌的書法,有人說還沒有入門,那么,學習書法一定要從楷書學起嗎?
也許學書法先從楷書開始,是當前主流說法,但這不是一定的,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要盲從。可從兩個方面說一下。
一 ,如果是少兒初學階段,建議從楷書入手,而且是從鉛筆開始,因為實用,上學要用,先練書寫能力,控筆能力,然后再鋼筆,建議二年級以上再開始毛筆學習,這樣更適合孩子的身體和心智,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硬筆是二維的(平面的)動作,相對于毛筆三維的動作,要簡單點。如果毛筆和硬筆同時進行,會讓孩子產生混亂,本來就是枯燥的事,容易讓孩子半途而廢。如果非要從其他字帖入手,會因不實用,而廢棄。
二 ,如果是有空余時間精力,也喜愛書法,想開始學書法的朋友,比如說書法專業的學生,退休在家的朋友,從哪種書體入手就比較寬闊了。
篆書,筆法簡單,線條單一,容易上手,而且可以得到中鋒用筆和使轉的感覺。隸書,筆法相對簡單,練習提按,是楷書的前身,應該說是入門級的首選。行書,作為入門字體,可能很多人會反對的,但是行書是筆法大成者,可以得到靈動,從行書入手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是我推薦的。
說了這么多,為什么不提楷書呢?楷書是學書者不能避開的字體,不會楷書就稱不上會寫書法,但不可做入門,進行長時間學習。為什么呢?因為楷書的規范決定了他的框架,就是局限性,就像一個籠子,一旦形成這個枷鎖,突破是很難的,很多寫楷書的老師,寫不好行草書,就是這個原因,所以,我不推薦楷書做入門,但可以做第二步選擇。
還有其他如魏碑,金文,甲骨文,簡書啊!都可以做輔助練習,通學一遍,再選自己最擅長最喜歡的書體深入學習,方得大成。
那學書法要找老師嗎?回答是肯定的。但好老師可遇不可求,但你可以找現成的書法大師呀,我的老師是張旭和懷素,你也可以試試。至于法帖的選擇,只要你自己喜歡的字帖都可以用,記住,一定要自己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