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過政府搭建的平臺,與兩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近日,在成都市郫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籌),四川鑫電電纜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汪新向記者說起了最近的一大收獲,被她點贊的平臺有一個形象的名字:“企業相親角”。
幫助企業對接,促進產業“聯姻”,這一平臺已促成園區企業采購本地產品近10億元,而這正是該園區積極推進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的舉措之一。自去年10月四川省啟動圍繞產業生態開展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試點工作以來,成都市強化政策指引,統籌推進改革工作,全市上下涌現出一系列這樣的生動案例。
“聚焦關鍵環節,目前改革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成都市城市運行與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政務服務管理處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加強統籌協調,優化集成涉企服務事項,構建兜底服務機制,持續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
企業鄉親角
郫都:
推進63項增值服務,助力企業加速發展
走進四川鑫電電纜有限公司,只見展廳里陳列著各類高端電纜產品。該公司擁有國內外先進的電線電纜生產和檢測設備300余套,年生產能力達20億元。不過,如何將產品更好地轉化為銷售額,也是公司需要破解的問題。汪新介紹,通過“企業相親角”,公司最近成功與兩個新合作伙伴“牽手”,業務進一步拓展。“多虧了這一平臺,讓我們找到更多合作機會。”汪新感嘆。
四川鑫電電纜有限公司
“企業相親角”位于郫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籌)企業服務中心內,據介紹,該平臺采取“企業提”“協會辦”“園區邀”的方式,為企業搭建高效的產業“聯姻”平臺,已舉辦行業“相親”對接、企業路演等活動27場,促成園區企業采購本地產品近10億元。
不光有“企業相親角”,郫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籌)企業服務中心以“園區事園區辦”為宗旨,布局了政務服務和增值服務兩大專區,全力為企業打造“一站式”高效服務體系:89項基礎服務下沉,讓企業辦事“最多跑一次”;63項增值服務,從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法律服務,到知識產權服務、工會服務等應有盡有,助力企業加速發展。
郫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籌)企業服務中心
另外,郫都區成都影視城園區圍繞企業注冊登記、項目備案、拍攝生產等需求,開展特色服務、基礎服務、增值服務等37項服務事項“三位一體”服務集成。例如推動省級下沉服務“一站接”,獲得省廣電局支持,在園區設立“省廣電局駐成都影視城政務服務窗口”,下沉承接相關初審服務,審查周期有效縮減1/3。“現在不僅審批效率越來越高,各種服務也越來越豐富,對企業幫助很大。”四川風火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俊告訴記者。
成都影視城
武侯:
聚焦微波射頻產業,高效服務企業近千家
2022年,武侯區微波射頻產業入選工信部首批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也是全國唯一以微波射頻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入選的集群。去年10月,武侯區被納入全省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試點區域,圍繞微波射頻產業開展改革試點工作。武侯區行政審批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武侯區積極整合政府、社會、市場三方資源,統籌推進7大類33項工作任務。
在做優產業鏈服務方面,武侯區以微波射頻產業鏈試點為牽引,打造微波射頻產業創新服務中心,做實產業鏈成果展示、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平臺共享等核心功能,滿足企業全生命周期發展需求。自2024年以來,武侯區已助力151家企業成功申報認證專精特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武侯經開區企業服務專區
同時,武侯區不斷強化“園區+公司”專業服務,打造“智谷匯”等園區服務品牌,引入智聯招聘等60余家優質服務商,“一站式”提供人才、法律等9類63項增值服務。例如通過整合審批事項等方式,將企業入園時間壓縮到最短1日,高效服務企業近千家;將工程項目建設相關的39個事項整合為“用地規劃”“項目開工”“輔線事項”“竣工驗收”4個“一件事”,服務保障建設項目41個。
案例是最好的說明。今年4月,華西轉化醫學產業園聯動區行政審批局、區稅務局和玉林街道成立服務專班,遠赴江蘇昆山,僅用4天就幫助蘇州聞泰醫藥公司完成跨省遷轉。成都中科星航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石雅文表示,得益于園區的各種創新服務,公司在人員招聘、新公司注冊等方面的效率都得到了極大提升。
成都市:
編制形成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實施方案和事項清單
將視野擴大到全市,在推進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方面,成都不斷取得新成果。在強化政策指引方面,成都市指導4個試點地區以集成電路(高新區)、微波射頻(武侯區)、冷鏈物流(青白江區)、生物醫藥(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等產業為切入口,編制形成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實施方案和事項清單,先行開展試點工作。
在構建“園區事園區辦,辦事不出園區”工作格局方面,市本級和23個區(市)縣均依托政務服務大廳設置了企業服務中心或企業服務專區,同時依托園區管委會,設置園區企業綜合服務驛站或企業服務窗口,實現服務載體全覆蓋。例如新津經開區企業服務中心設立了窗口辦事區、自助服務區、增值化服務區、會商服務區,提供服務293項,覆蓋企業注冊、稅務辦理、項目審批、法律服務等全鏈條需求。
同時,成都高新區、武侯區、青白江區、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還結合自身產業鏈條發展需求,先行出臺了園區產業鏈特色增值服務事項清單。成都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鏈14項、武侯區微波射頻產業鏈47項、青白江區冷鏈物流產業鏈30項、天府生物城生物醫藥產業鏈95項。
為有效提升服務效率,成都市積極打造更多的涉企“一件事”服務。例如青白江區推出“園區產業化項目開工一件事”,壓縮材料44.8%,企業從拿地到辦理開工審批手續的時間,從平均65個工作日壓減至10個工作日內,實現“10天發9證”。
各項服務制度也在逐步完善,例如成華區采用園區管家定期走訪+行業部門聯合會商+審批代表上門服務(或線上指導)的方式提供閉環服務;新都區在園區部署遠程視頻窗口,提供“虛擬綜窗”業務模式,完成線上咨詢、材料預審、業務受理等工作,實現“企業辦事不出門”。
另外,在做好園區服務的基礎上,各級政務服務大廳還專門針對網約車司機、外賣騎手等新就業群體,提供休息、飲水、手機充電等“冷可取暖、熱可納涼、累可歇腳”的延伸服務。
據介紹,接下來成都將逐步完善涉企服務平臺,優化集成涉企服務事項,構建兜底服務機制,持續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
紅星新聞記者 王俊峰 攝影報道
編輯 成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