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機器人賽前有多豪言壯志,賽后就有多狼狽,有的仿佛老年人上身,連宇樹G1機器人也開局就倒。網友直呼“目前暫時不用擔心失業了。”
宇樹為此緊急發聲明,“公司并未參與此次馬拉松,而是其他客戶用自己的算法參與了比賽。”
圖片
不過聲明歸聲明,從不少企業的完賽率來看,AI應用想要真正落地顯然還是任重道遠。
機器人賽道表面風光背后,除了實際應用難之外,高風險也難以忽視。
誰也想不到,昔日科技界“天才巨頭”縱目科技,竟成了第一批倒在黎明前的明星公司。在欠薪、資金鏈斷裂之后幾個月等來了更慘的關鍵詞:破產。
天眼查顯示,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4月10日受理縱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破產審查申請,其正式進入司法重整程序。
圖片
很多人沒聽過這個企業,然而這不耽誤縱目科技曾被業內捧上神壇。
圖片
創始人唐銳高中一舉考上清華大學,早在創業之前,唐銳便已主導定義并帶領團隊研發了多款汽車電子芯片和軟件產品,帶領研發團隊研發了世界首顆集成GPS的應用處理器芯片等。
旗下產品還曾是小米華為的合作盟友。唐銳被看作是“最有機會帶領國產智能駕駛站在全球高點的人。”
這樣一個充滿光環的技術天才,按此節奏發展,幾年后又一個AI界小米或大疆要誕生。
圖片
大家眼中的“天才巨頭”,為何終究逃不過一敗涂地的命運?
昔日最風光黑馬,
小米聯想追著送錢
一般的科技企業是創始人到處跑求融資,而縱目科技卻是被投資人排隊送錢。
尤其是在2015年到2022年期間,縱目科技飛速完成很多企業要花幾十年的融資過程, A輪-E輪的融資,投資方包括聯想、小米、君聯成業等資本,當時估值就超過90億。
圖片
人們之所以如此看好縱目,一方面跟創始人唐銳太過耀眼有關。還在大廠打工時就干出不少能打成績:比如基于AtlasV、AtlasVI、Prima、PrimaII等多款集成GPS、北斗基帶功能導航主芯片的CSR車載導航方案等,有10多年的汽車電子經驗。
據雷鋒網報道,曾經身邊人也對他做出很高評價,“是我見過最聰明的人之一”。
再加上其“清華系”背景和在海外積累的資源,簡直是集齊了天時地利人和各種利好。
圖片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縱目踩在了最重要的風口——智駕,作為汽車行業最火熱的新趨勢,可以說等于直接搶到了未來的船票。
早在幾年前,縱目就發布了一個震撼業內的消息:研發出“環視ADAS+低速L4泊車”的技術組合,讓圈內人相當驚艷。更直觀說,就是當對手還在苦苦研究泊車功能,縱目僅用一塊小算力芯片就做到了。
圖片
此后縱目也沒讓看好者失望,接連多次推出重大專利相當高產,“基于觸摸屏操作的全景泊車標定方法及系統”、“基于新型神經網絡的多任務場景語義理解模型及其應用”兩個發明專利,在當時智駕還是新概念的時代,縱目直接在業內奠定王者地位。
巔峰時期,公司在中國APA泊車市場占有率升至5.6%位居第一,拿下理想、賽力斯、長安、一汽等巨頭,可謂是風光無限。
不僅不愁送錢,還不缺客戶。
縱目有多傲嬌?諸多車企主動慕名而來拋出合作的橄欖枝,縱目負責坐在牌桌挑選,甚至會將部分客戶拒之門外。
同樣傲嬌的還有自己人待遇。雖然名氣還比不過硅谷大廠,但福利也是努力看齊,經常組織周邊短途團建活動、冰箱塞滿雪糕,員工規模從2019年的379人膨脹到2022年的835人。
圖片
但與此同時,一些危險的信號也在顯現。
一面是縱目自己夸自己的產品技術業內領先,另一面,是很多媒體報道和員工判斷里直言不諱:
縱目技術能力停在了2022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