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否總覺得煩躁易怒、眼睛干澀、凌晨1-3點莫名醒來?這可能是你的肝在“報警”!
肝臟具有藏血、疏泄、調節情緒、影響脾胃等功能。春夏之交,陽氣升發,肝氣旺盛。
肝不好的表現
《黃帝內經》言“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其華在爪、開竅于目,主藏血與疏泄。
面容變化:膚色晦暗、發黃甚至黧黑或出現皮下毛細血管擴張(面部赤絲紅縷)。
指甲異常:指甲發白、薄軟易斷。
眼睛癥狀:干澀、流淚、眼白發黃,因“肝開竅于目”,肝火旺盛或肝血不足影響眼部氣血。目赤為肝火上炎,目澀為肝陰虧虛,瞳仁散大為肝腎精虧。
情緒變化:暴躁易怒。
傷肝行為
飲食不節:長期高脂飲食(如油炸食品)易致脂肪肝,過食肥甘厚味,致濕熱蘊結肝膽。
飲酒:酒精及其代謝產物乙醛會對肝臟造成損傷,長期或大量飲酒可導致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甚至肝硬化等嚴重疾病。
作息紊亂:熬夜(尤其凌晨1-3點肝經當令時)阻礙肝臟自我修復。
情緒波動:焦慮、抑郁導致肝氣郁結,引發乳腺增生、月經不調等問題。
脂肪肝
很多人將脂肪肝視為一種亞健康狀態而非真正疾病,從而忽視了其潛在的危害性。實際上,脂肪肝若不加控制,可能逐漸發展為肝炎、肝硬化乃至肝癌。
脂肪肝發病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1)飲食結構失衡:高熱量、高糖飲食導致脂質代謝紊亂。
(2)缺乏運動:久坐少動使脂肪堆積,肝臟代謝負擔加重。
(3)隱性酒精攝入:含糖飲料、果酒等間接增加肝臟負擔。
(4)從“濁毒理論”探病機——《丹溪心法》云“肥白人多痰濕”,現代脂肪肝實為“肝癖”范疇: 痰濕困脾,過食膏粱厚味損傷脾陽,運化失司,濕濁內聚成痰; 氣滯血瘀,久坐少動致肝失疏泄,氣機郁滯,血行不暢。
來源:人民網科普
【版權說明】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無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