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近期召開的歐盟峰會原則上同意了歐盟委員會提交的《2030年準備就緒》白皮書,這份白皮書與3月初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提出的用8000億歐元“重新武裝歐洲”計劃一脈相承,均旨在調動歐盟的資源,加強防務自主。但是,歐盟內部對該計劃仍存在很多分歧。
馮德萊恩(資料圖)
馮德萊恩對該計劃雄心勃勃,認為這是歐盟支棱起來的關鍵一步,但歐盟各成員反應并不相同,有的國家叫好,有的卻連預算都不愿掏。現在更是有人直接潑冷水,說這個計劃會導致歐盟解體,可見內部的分裂有多大。事實上,歐盟面臨的最根本的問題,不是防務自主,而是內部分裂,每個成員國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大家口頭都說要獨立,真要掏錢、整合軍隊、統一指揮,立馬各掃門前雪。歐盟不是沒有在軍事方面進行過嘗試,法國、德國這兩個國家一直較勁,比著援助烏克蘭,目的也是想在軍事方面增加自己的分量,進而抬高自己在歐盟中的影響力。
作為美國的最大貿易伙伴之一,歐盟方面不止一次表示,如果歐盟與美國無法令后者取消關稅,那就采取反制。有研究顯示,美國對歐洲發起關稅戰,可能得不償失。歐盟:與美方貿易協議談不攏就反制當地時間23日,歐盟經濟事務專員東布羅夫斯基斯表示,如果歐盟與美方的貿易協議難以達成共識,那么就對其進行反制。此前歐盟方面已經透露,反制計劃包括拿美國對歐盟有巨額順差的服務貿易出口“開刀”。
馮德萊恩(資料圖)
那美國政府的反應呢?白宮說歐盟這是“新型經濟勒索”,美國不會容忍。為啥反應這么大呢?因為眼下歐美貿易談判正陷入僵局。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歐盟的反壟斷調查早在去年3月就開啟了,但罰款卻在一年后的4月23日落地,正值美歐貿易談判的關鍵時刻,這恐怕并非巧合。歐盟此舉可能在傳遞雙重信號:一是強調歐盟對數字市場的監管權威,威懾意義拉滿;二是在美方暫停關稅的窗口期出臺罰款,也是歐盟展示強硬姿態的一種方式,以此增加談判中的議價能力。當然,美國那邊也不會置之不理,特朗普之前就曾多次抨擊歐盟的數字監管法律和稅賦,將其稱作非關稅貿易壁壘。
說起馮德萊恩的政治操作,簡直是 "極限蹦迪", 當德國防長時推動軍隊改革,當歐盟主席后借著俄烏沖突瘋狂擴權,敢在土耳其搶埃爾多安的 C 位,敢頂著成員國反對強推疫苗采購,現在又要搞史上最大軍事預算。但老江湖都看出不對勁:她丈夫孩子早就扎根美國,子女在華爾街混得風生水起,自己卸任后去哈佛當客座教授的邀請函估計早揣兜里了。這種 "光腳不怕穿鞋" 的心態,像極了職場上拿公司資源給自己刷簡歷的高管,干成了是政績,搞砸了拍拍屁股走人,反正美國的退路比歐盟的團結還穩固。
馮德萊恩(資料圖)
“馮德萊恩,有毒”,瑞士德語媒體《世界周刊》(Die Weltwoche)4月26日給出了如此評價。這家媒體4月26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無論是外交還是內部政策,歐盟高級官員越來越意識到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毒性”,她并不具備政治和外交才干,人們希望她能夠辭職。歐盟官員們認為,馮德萊恩的離任能夠解決歐盟不少問題,其中包括與中國的持續對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