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全國主要城市的二手房交易數(shù)據(jù),已經(jīng)陸續(xù)出爐了。
從各地公布的數(shù)據(jù)來看,全國大部分城市四月份的網(wǎng)簽量相比三月份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也有少數(shù)城市相比三月份有所小幅度增長。
其中,上海降幅達到 20%,深圳降幅為 5%。
今年四月與去年四月相比,許多高能級城市的二手房交易量呈正增長態(tài)勢。
其中,深圳同比增幅達 44%,上海同比增幅為 33%。
而且今年四月份,深圳和上海的二手房網(wǎng)簽量依舊超過了榮枯線,即便有所下滑,絕對量也并不低。
深圳二手房網(wǎng)簽降5%,合同量降34%
我們可以看一下深圳的月度走勢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上一輪深圳二手房網(wǎng)簽的高峰出現(xiàn)在 2020 年 7 月份,當時深圳房價漲幅較大。
之后受政策調(diào)控影響,交易量開始逐漸下降,2021 年下半年和 2022 年市場尤為低迷,2023 年則開始逐步震蕩回升。
尤其是去年九月底新政出臺后,深圳的二手房網(wǎng)簽量突然加速上升。
然而今年的三月份和四月份,網(wǎng)簽量要低于去年的 11 月和 12 月,這表明去年底那一波新政的刺激效應在逐漸減弱。
如果后續(xù)深圳不再出臺新政策,那么二手房交易量可能會繼續(xù)下滑。
前面我們分析了二手房的網(wǎng)簽量,但需要注意的是,網(wǎng)簽量是官方的備案數(shù)據(jù),它滯后于買賣雙方簽訂合同的時間節(jié)點。
為了更準確地洞察四月份樓市降溫的高頻數(shù)據(jù),有必要進一步觀察四月份全國主要城市買賣雙方合同簽約量的變化。
30 個樣本城市(涵蓋一線、二線、三線城市)的二手房簽約量,四月份相比三月份下降了 26%,降幅明顯大于各地官方的網(wǎng)簽備案量。
這說明,四月份樓市實際降溫的程度要遠超官方公布的數(shù)據(jù)。
從圖中可以看出,四月份相比三月份,二手房簽約量在所有樣本城市中,均呈下跌狀態(tài)。
其中,深圳下跌 34%。
我們前面已經(jīng)分析過深圳官方公布的二手房網(wǎng)簽備案量,四月相比三月跌了 5%,而作為更具前瞻性的指標,深圳的二手房簽約量相比三月份跌了 34%,二者差距較大,這進一步說明四月份樓市降溫幅度較大。
通過看圖可知,比深圳跌幅更大的是杭州,合同簽約量相比三月份大幅下降 42%。
此外,佛山下降 32%,東莞下降 31%,廣州下降 30%。
降幅排名前五的城市中,除杭州外,其余均位于廣東地區(qū)。這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相對簡單,廣東是外貿(mào)出口大省,而深圳、廣州、東莞、佛山又是重要的出口大市。
四月份以來,對美國的出口基本停滯,這些出口大市,尤其是對美國出口量較多的城市,經(jīng)濟受到的影響迅速顯現(xiàn)出來,進而對買房需求形成了明顯的抑制。
杭州也是類似情況,杭州二手房降溫幅度居全國之首,主要是因為整個浙江的外貿(mào)降溫幅度很大。
這意味著不僅杭州市居民的買房需求量大幅下降,浙江省內(nèi)許多外貿(mào)出口大市的有錢人在杭州買房的意愿也大幅降低。
哪些城市受外貿(mào)沖擊較小呢?
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二手房成交量降幅低于 10% 的只有兩個城市,分別是徐州,降幅為 4%;許昌,降幅為 5%。
這兩個城市均為普通地級市,四月份以來受關稅大戰(zhàn)的影響較小,買房需求波動也較小,這是主要原因。
另外,這兩個城市能級較低,在三月份小陽春高峰時,它們的二手房簽約量也不是很大,所以四月份降溫之后,降溫幅度相對緩和。
高能級城市沖高回落,波幅大于低能級城市
前面提到去年九月份新政之后出現(xiàn)了一波交易量的增長,而今年以來新政的刺激效應在逐漸減弱。
那我們可以再觀察一下,將今年四月份的二手房簽約量與去年第四季度(比如去年 11 月份)進行對比,從這個角度觀察不同城市的交易量變化。
許昌漲幅最大,達到 25%;沈陽漲幅為 22%;蘭州漲幅為 21%;重慶、濟南漲幅在十幾個百分點。
這些城市分布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qū),也可以說是相對弱勢的地區(qū)。
今年四月份的二手房交易量相比去年第四季度還要高一些,這說明這類地區(qū)的樓市波動較小。
一方面,去年九月底新政出臺后,它們并沒有像高能級城市那樣交易量大幅上升;
另一方面,今年四月份樓市降溫之后,它們的交易量居然還能高于去年,這表明與五個月前相比,這些地區(qū)樓市并未降溫。
我們再來看一下跌幅較大的城市,鄭州跌 38%,廈門跌 37%,成都跌 30%,杭州跌 26% 。
這幾個城市都是熱門城市,城市能級較高。
去年九月底新政出臺后,這幾個城市當時樓市的交易量反彈幅度較大,而今年四月份的降溫幅度也比較大。
通過對比分析可知,高能級城市對政策刺激更為敏感,反應更為強烈;低能級城市,或者說是相對弱勢的大板塊地區(qū),對政策刺激不太敏感。
在當前的樓市降溫期,之前反彈幅度較大的城市,降溫幅度也較大;低能級城市或弱勢板塊基本沒怎么降溫,波動相對較小。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全國樓市的止跌回穩(wěn)和反彈,主要依賴高能級城市,因為高能級城市的樓市彈性較大,對政策比較敏感,就像吃了藥、打了針后能迅速恢復活力。而低能級城市和弱勢地區(qū)對政策刺激的效果不明顯。
目前的問題是,去年九月底那一輪政策刺激的藥效已經(jīng)逐漸消失,同時又疊加了外部風險,比如外貿(mào)戰(zhàn)帶來的負面影響。
站在當前的時間節(jié)點,要想讓全國樓市真正實現(xiàn)止跌反彈,就必須出臺新一輪的樓市刺激政策,使高能級城市能夠盡快止住當前下滑的態(tài)勢,推動其再次出現(xiàn)一波反彈,從而逐步帶動全國的低能級城市和弱勢板塊企穩(wěn)。
每一輪樓市刺激都會帶來一波反彈,雖然反彈之后會有回落,但回落之后樓市景氣度的底部一般會高于上一輪的景氣度低點。
經(jīng)過多輪刺激、反彈和回落之后,樓市有望震蕩走出低谷,實現(xiàn)止跌回穩(wěn)。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