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爺蹲在地頭吧嗒旱煙,盯著翻卷的黑云直嘆氣。五月初二晌午,山東中西部熱得像蒸籠,三十度的日頭把地膜曬得冒熱氣。可半島那頭冷風呼呼灌,十五度的天還得穿夾襖,這南北溫差比婆媳吵架還擰巴。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老輩人傳的農諺今年咋不管用了?西南暖濕氣流跟北邊冷空氣杠上了,午后山西河北的雷暴云團,正朝著咱地界狂奔。青島沿海的漁民看著天犯嘀咕,前幾日還說春播要搶墑,這會兒中雨又要澆透田?
去年鄰村雹子砸爛半茬小麥的場景,讓不少人心里發緊。傍晚時分,天雷在云層里悶響,雨點剛開始落,風就先把玉米苗吹得東倒西歪。有的地塊剛澆完返青水,這會兒雨水疊加,怕是要漚了根。
"這雨下得邪乎,東邊日頭西邊雹子,莊稼受得了嗎?
"村口大樹下,幾個老漢湊堆兒念叨。氣象站的大喇叭反復喊,雷暴大風加冰雹,趕緊收曬場上的糧食。可地里正抽穗的小麥最金貴,這時候遭了災,秋糧囤子怕要癟半截。
年輕點的農戶掏出手機刷天氣預報,數值模式說降水不均,有人歡喜有人愁。想起開春那波倒春寒,不少果樹花被凍掉,現在又來強對流,老天爺這是變著法兒考驗人。咱農民靠天吃飯,可這天越來越讓人摸不透了。
有的村提前支起了防雹網,雖說花了點錢,可看著別人家遭災自己家沒事,才覺得這錢花得值。
也有人犯難,小戶人家哪掏得出這筆成本,只能眼巴巴盼著壞天氣繞著走。這場冷暖對峙的雨,就像塊試金石,照見了種地人的喜與憂。
當雷電在夜空劃出銀蛇,田間地頭的守望者們,心里都揣著本難念的經。雨幕中傳來收割機的轟鳴,有膽大的趁著雨間歇搶收早熟的莊稼。
"多收一斗是一斗,總比全砸在地里強。
"這話里藏著多少無奈。氣象專家說這是典型的異常天氣,可落在老百姓頭上,就是實打實的收成賬。咱沒法跟老天爺較勁,但能不能多學些防災經?
比如提前看云識天氣,或者給農田上份保險。就像老把式說的,種地不能光靠老黃歷,得跟上新門道。這場雨半夜才歇,第二天清晨,張大爺踩著濕泥去查看麥地。
穗子上掛著冰晶,好在倒伏的不多,他懸著的心總算落了一半。東邊的日頭慢慢冒頭,曬著濕漉漉的田埂,也曬著人們重新燃起的希望。地頭的莊稼不會說話,但每一場風雨,都是老天爺給咱的考題。
咱農民沒啥別的本事,就是經得起摔打,收拾好爛攤子,接著盼下一個好年景。至于這天氣為啥越來越琢磨不透,或許該有人好好掰扯掰扯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