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漢蹲在院角吧嗒旱煙,盯著手機直皺眉。五月初二的日頭能把人烤出油,可廣播里卻說明早要穿棉襖。
村頭大喇叭剛喊完防暑,又開始提醒防霜凍,這天氣比娃娃的臉還善變。地里的玉米苗才冒出兩指高,正盼著穩當的日頭呢。
北方好些地兒白天悶得像蒸籠,鄭州西安直逼35℃,樹葉都曬卷邊了。可天一擦黑就刮涼風,早晚溫差能有十五六度,莊稼跟人似的直打擺子。
山西更玄乎,未來倆禮拜要遭4回冷空氣,又是陣雨又是大風,還帶霜凍。老輩人常說“五月怕旱又怕澇”,這下子兩頭都占上了,你說愁人不愁人。南邊兒呢,廣東廣西的稻田正等著喝水,天公倒也不吝惜。
暖濕氣流跟趕集似的往南跑,過兩天就要下透雨,旱田能解解渴了。
可江南那邊兒又犯難,前兒個還曬得穿短袖,明兒暴雨就帶著雷暴來。
田里積水排不贏,剛開花的果樹可經不起這么折騰,果農們蹲地頭直嘆氣。
鎮上農技站最近擠滿了人,都來問這反常天咋侍弄莊稼。有人說該趁晴天上肥,有人說要趕緊挖排水溝,各有各的理兒。
我瞅著地里的玉米苗直打蔫,心里頭比日頭還焦——往年五月雖說也變天,可沒這么離譜過,到底是咋了呢?
天氣預報說下周中東部還要大降溫,氣溫能跌12℃多。
這對正拔節的小麥可不是啥好事,冷一遭怕要傷了根。但也有老把式說,“旱長根,水長苗”,只要應對得當,未必就沒救。
關鍵是咱得盯緊天氣預報,該蓋膜的蓋膜,該排水的排水,可不敢偷懶。村口的老槐樹底下,幾個老漢正掰著指頭算日子。“清明斷雪,谷雨斷霜”,如今都立夏了還鬧霜凍,真是怪事。
可不管天怎么變,莊稼人總有辦法——就像去年秋老虎厲害,咱不是也靠澆水施肥保住了收成?這天氣跟鬧著玩似的,東邊日頭西邊雨,莊稼都不知道該咋長。
但有一點錯不了,多聽農技員的話,多往地里跑幾趟,總不會吃虧。
說到底,天老爺的脾氣咱摸不透,但咱能把地侍弄好。該抗旱的時候抗旱,該防澇的時候防澇,老輩人傳下的經驗加上新法子,總能對付。就是不知道,這樣的反常天以后會不會越來越多?
咱莊稼人靠天吃飯,可也得想想長遠的法子,不能總被天氣牽著鼻子走。天擦黑的時候,又刮起了大風,王老漢起身去關窗戶。他望著西邊的云彩,喃喃自語:“不管咋變,地不能荒,日子還得過。
”這話糙理不糙,莊稼人就像地里的莊稼,經得起風雨,才能有收成。末了,他又補了一句:“明早得去地里看看,別讓霜凍壞了苗。”說完,把旱煙袋往腰間一別,轉身走進了夜色里。
天老爺的臉難猜,但咱莊稼人的手穩當——順天時、勤侍弄,總能在變天里找出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