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榆陽區文旅大數據中心的弧形屏幕前,跳躍的數據流正在講述一個關于轉型的故事:2024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313萬人次的數字背后,是每8分鐘就有一輛旅游大巴駛入麻黃梁地質公園的生動場景。這座曾經的“煤都”,正以“非遺活化+場景革命+全域基建”的組合拳,撕掉資源枯竭型城市的標簽,在中國文旅版圖上劃出一道耀目的轉型軌跡。
安全筑基:從被動防御到主動護航
“旅游安全不該是捆住手腳的繩索,而是托舉創新的云梯?!边@句在榆陽文旅系統流傳的金句,在趙家峁村的實踐中得到完美詮釋。當3萬游客同時涌入這個陜北村落參加潑水狂歡節時,智能化人流監控系統實時調整著12個應急疏散通道的開放節奏,穿戴智能手環的安保人員能通過震動提示精準定位需要幫助的游客。這種將安全防護織入體驗流程的“隱形防護網”,讓高風險節慶活動反而成為引流利器。
在統萬城遺址,一套“數字孿生”安全管理系統正在顛覆傳統文物保護模式。通過2000多個傳感器構建的立體監測網,不僅能預警墻體開裂等物理風險,還能模擬不同客流密度下的承重極限。去年國慶期間,這套系統成功避免了因游客集中拍照導致的局部坍塌風險——用科技賦能安全管理,榆陽探索出了一條“既要熱鬧又要安全”的平衡之道。
非遺活化:從靜態展示到動態生長
走進榆林老街的剪紙工坊,62歲的非遺傳承人李秀芳正指導游客將《蘭亭集序》剪成可穿戴藝術胸針?!耙郧翱傆X得非遺是供在玻璃柜里的老物件,現在它們成了能帶走的城市記憶?!彼种心强钊谌腙儽奔艏堅氐乃{牙耳機保護套,已在電商平臺創下月銷3萬件的紀錄。這種“非遺日用化”轉型,讓傳統文化真正走進了現代生活場景。
更令人稱道的是榆陽獨創的“非遺生態鏈”模式。在鎮北臺景區,游客不僅能觀看全息投影重現的古代邊貿盛況,還能用集齊的10個非遺印章兌換定制版數字藏品。這種線上線下聯動的體驗設計,使非遺工坊客單價從38元躍升至260元,年輕客群占比從12%提升至47%。當安塞腰鼓的鼓點與電子音樂混搭出抖音神曲,當窯洞民宿里嵌入AR歷史講解系統,傳統文化正以驚人的創造力實現破圈傳播。
場景革命:從單點爆破到生態營造
趙家峁村的“變形記”堪稱鄉村旅游迭代的教科書。去年打造的“西北小三亞”椰林景觀引發打卡熱潮后,今年立即切換敦煌飛天主題藝術裝置,輔以每周更新的沉浸式劇本殺劇情線。這種“場景速生速朽”策略,使該村復游率達到63%,遠超行業平均水平。更值得關注的是其“24小時體驗經濟”設計:清晨的粉紅沙灘瑜伽、午后的智慧農業研學、傍晚的非遺工坊手作、深夜的星空露營觀星,每個時段都形成獨立消費場景。
這種場景營造思維正在向全域延伸。在新建的牛家梁服務區,等待充電的新能源車主可以體驗十分鐘陜北說書表演,兒童游樂區的地面投影會講解當地地質構造。就連高速公路的邊坡都被改造成“流動的非遺長廊”,駕車經過的游客通過車載小程序就能收聽對應路段的文化故事。這種將基建轉化為文化載體的創新,讓旅途本身成為可消費的文旅產品。
全域基建:從功能滿足到體驗增值
榆陽區在旅游基建上的投入,展現出“超越實用主義”的前瞻眼光。投資1.2億元改造的旅游專線公路,每隔5公里就設有“會呼吸”的智能服務驛站:光伏屋頂滿足自身能耗需求,雨水收集系統灌溉周邊花海,配備應急醫療設備的休息區同時是微型非遺展覽館。這種“基建+”模式,使道路本身成為旅游吸引物,去年帶動沿線農家樂收入增長210%。
在紅石峽景區,智慧導覽塔的改造彰顯出精細化運營思維。這座融合AR導航、環境監測、緊急呼叫功能的綜合體,能根據實時客流推送定制游覽路線。當PM2.5值超標時自動啟動噴霧降塵系統,當暴雨預警時亮起避險路線指示燈。這種將服務顆粒度細化到微氣候管理的做法,重新定義了旅游基礎設施的價值邊界。
品牌出海:從地域名片到國際表達
榆陽文旅局的全球化布局顯現出驚人的敏銳度。在榆陽機場新建的文旅體驗廳里,三語智能機器人不僅能推薦2小時微旅行路線,還能根據航班信息生成帶倒計時的游覽方案。這種“航空+文旅”的精準嫁接,使過境旅客平均停留時間延長至7.2小時,轉化出每年超3000萬元的二次消費。
更富創意的是其海外傳播策略。在TikTok平臺發起的“#YuyangMagic”挑戰賽,吸引德國游客上傳安塞腰鼓模仿秀,日本博主創作浮世繪風格鎮北臺動畫。這些UGC內容經二次加工后,又成為國內宣傳的素材來源,形成傳播閉環。據統計,該話題視頻在東南亞地區的播放量已突破2億次,帶動海外研學團隊預訂量增長185%。這種“以洋推中”的傳播智慧,讓地域文化突破語境壁壘。 (m.kungfuhot.com)
治理創新:從行政主導到共生共創
榆陽探索的“政府+市場+社區”三元治理模式,正在改寫文旅發展的權力圖譜。在重點景區推行“管委會+專業運營商+原住民理事會”架構,使趙家峁村村民不僅能獲得土地流轉收益,還能通過服務培訓轉化為專業文旅從業者。該村去年人均旅游分紅達2.3萬元,是2019年的4.6倍。這種利益共享機制,將“要我發展”轉化為“我要發展”的內生動力。 (www.egqdp.com)
在行業監管領域推行的“觀察員”制度更具創新性。從旅行社負責人到網紅博主,不同身份的行業觀察員通過數字化平臺實時反饋市場痛點。去年據此優化的13項服務標準,使游客投訴率同比下降62%。當市場監管從單向管理轉向共同治理,行業生態的自凈化能力得到顯著增強。
站在新的發展節點回望,榆陽的轉型之路給予我們多重啟示:資源稟賦的重新定義需要想象力,文化活化的密碼在于創造現代接口,而真正的競爭力永遠源自系統化創新。當煤炭運輸專線變身為旅游觀光鐵路,當礦坑廢墟轉型為沉浸式演藝劇場,這座陜北小城的突圍實踐,正在為中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寫下生動注腳。其核心經驗或許在于——在堅守文化本真的同時,敢于用顛覆性創新重構產業基因,讓傳統與現代在碰撞中孕育出全新的價值物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