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介紹上甘嶺戰役中涌現出的志愿軍特等功臣。
蔣永德
蔣永德
1952年11月3日夜,12軍31師92團2營4連在奪回了上甘嶺537.7高地北山4、5、6號陣地后,隨即就地轉入防守。由于4連在奪回陣地的戰斗中傷亡慘重,因此能分派到5號山頭右翼陣地的,只有班副蔣永德和戰士張輝倫、馬福金等三人。
11月4日拂曉敵軍便按慣例發動了反撲,在激烈的戰斗中戰士張輝倫壯烈犧牲,馬福金在戰斗間隙去連部匯報情況后就沒有再回來,陣地只能由蔣永德一人獨自堅守了。
在一次戰斗結束后,蔣永德沒有放松警惕繼續監視著下面敵人的動向,他突然發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敵人竟然修筑了一個碉堡。于是蔣永德拿起了兩枚RPG43式反坦克手雷偷偷爬出了戰壕,他利用敵人的松懈成功潛行到了碉堡邊上,將一枚RPG43式反坦克手雷扔進了碉堡里,碉堡中的一個班的敵軍跟碉堡一起升了天。
被蔣永德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的敵軍還以為是遭到了志愿軍炮擊,于是紛紛四處尋找掩體躲藏,而我們的英雄蔣永德趁著敵軍混亂之時悄悄返回陣地。
在返回陣地的路上,蔣永德又意外發現了一個敵人在我軍陣地前修筑的隱蔽地堡,于是他順手把腰上別的另一枚RPG43式反坦克手雷塞了進去。
返回陣地的蔣永德一人獨自防守陣地,在志愿軍炮火的支援下,他單人打退了敵人十余次進攻,成功地守住了陣地。
戰后統計,蔣永德一人殲敵達到了200余名!
戰后,志愿軍總部給蔣永德記特等功,授予二級英雄稱號。
郝興文
1952年11月11日,第12軍第31師第92團7連奉命向537.7高地北山發起反擊,收復被敵軍占領的陣地。
7連班長郝興文率領所在班作為全連尖刀沖殺在最前面,他帶領班里的戰士接連摧毀敵軍多處火力點,為全連收復北山的三處陣地立下了頭功。然而7連雖然完成了反擊任務,但自身也傷亡慘重,全連的連排長都身負重傷,整個連隊還能繼續作戰的包括郝興文在內僅剩20人!
郝興文臨危受命,擔負起了指揮全連剩余人員固守奪回的陣地的任務。郝興文帶領剩下的人員迅速加固工事收集彈藥,盡可能地做好了固守的準備。
11月12日,敵軍對537.7高地北山發起了大規模的反攻,郝興文沉著冷靜地指揮7連戰士固守陣地,在友鄰的協助下一次次地打退了敵軍的反擊。敵軍的猛烈反擊從拂曉一直持續到了深夜,但是7連的陣地卻成了敵人無法逾越的雷池。
12日以后7連得到了增援,郝興文依舊率自己的班堅守在537.7高地北山陣地上,他指揮自己的班又先后打退了敵人的16次進攻。戰后統計,郝興文指揮的防守戰斗中,共計殲敵500余人!
戰后,志愿軍總部給郝興文記特等功,授予二級英雄稱號。
覺得碼字的文章還行,走過路過看過的朋友還請贊個粉個轉個。
謝謝大家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