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是繼春節后第二個較長假期,相比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將呈現出行范圍更廣、高峰時間更長、日均客流更大等特點。為認真做好“五一”期間虹橋綜合交通樞紐運行保障工作,區區級機關工作黨委、區委社會工作部等單位持續組織開展志愿者服務,閔行區區級機關志愿者堅守崗位,熱忱接待,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和滿腔熱情,溫暖八方旅客。
4月30日起,“今日閔行”“閔行組工”與區區級機關工作黨委、區委社會工作部聯合推出“春申機關先鋒·黨員在行動——‘五一’期間志愿者手記”系列報道。
5月3日,正值五一國際勞動節與五四青年節交匯之際,區科委科協組織了一支以青年干部為核心的志愿者隊伍,奔赴虹橋火車站,在人潮涌動的交通樞紐中化身“藍色路標”,為南來北往的旅客排憂解難。這支隊伍中既有連續多年參與虹橋火車站志愿服務的“老將”,也有首次披上藍馬甲的青年干部,他們以熱情與專業詮釋勞動精神,用青春熱血書寫青年擔當。
早晨8點,由點位長帶領的6位志愿者隊伍提前一小時抵達現場,展開了一場細致入微的“戰前演練”,大家共同熟悉指導手冊,確認本次志愿服務點位和點位附近三岔路口的不同路線。
“國際范”服務:翻譯軟件架起溝通橋梁
“五一”期間來滬出行的外籍人士不在少數,當天上午志愿者們就遇到了多位外籍人士的求助。"Excuse me, where can I find the taxi?"一位來自俄羅斯的旅客焦急地向志愿者梁越超詢問。志愿者梁越超積極上前用流利的英語結合手勢指引,見對方仍有些困惑,于是梁越超主動陪同旅客步行至出租車乘車點。臨別時,外國友人連聲道謝,豎起大拇指稱贊。緊隨其后的還有一位韓國游客,拿著手機里的韓文地圖前來問詢,梁越超迅速打開手機翻譯軟件,將對方的提問轉為中文后給予指引。梁越超笑稱,這次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科技+志愿”的力量:“翻譯軟件本是日常工作工具,沒想到在志愿現場成了‘破冰神器’。幫助外國旅客時,我不僅代表個人,更代表著中國青年的形象?!?/p>
退伍不褪色:軍人作風筑牢服務防線
“行李散了我來撿!您別急,我送您過去!”三岔路口的人流中,志愿者退役軍人張家新迅速沖上前,利落地扶起旅客散落在地的行李。見對方還提著大包小包的土特產,他立即扛起最重的箱子,一路護送其至上車點。“部隊教會我,服務群眾不分大事小事?!彼χ噶酥感厍暗摹按荷隀C關先鋒”標識,“退伍只是換了戰場,軍人的責任永遠刻在骨子里。”
銀發護航者:耐心指引溫暖夕陽旅途
“小伙子,我兒子來接我,但是我找不到他,他也找不到我……”一位帶著孫女的阿婆在人群中慌了神。志愿者楊卓君見阿婆一臉茫然地看手機導航,便告知阿婆現在的位置和要去往方向周圍的明顯標識,但阿姨仍然說自己看不懂路。楊卓君便幫助阿婆聯系兒子,確認位置后耐心指導阿婆的兒子來接阿婆,一家人順利團聚。
楊卓君是科委科協的“志愿老兵”,連續多次參與虹橋火車站志愿服務。今年,他依舊主動請纓加入“五一”志愿者隊伍:“老年人面對智能設備時容易無助,我們的耐心就是他們的‘安心丸’。勞動節的意義,不正是用雙手傳遞溫暖嗎?”
微笑暖人心:春風化雨潤歸途
“廁所直走第一個路口就是,地鐵站順著地標往左拐!”三岔路口前,志愿者施輝始終笑眼彎彎,耐心應答。旅客問詢,他總先遞上一句“別急,慢慢說”;小朋友憋紅臉找廁所,他蹲下身給小朋友指引方向;外地旅客拖著箱子詢問附近的商場,他向旅客介紹附近商場和前往路線;甚至有位誤將火車站當機場的旅客著急求助,施輝直接在小冊子上手繪虹橋樞紐換乘示意圖,圈出位置所在。有年輕志愿者問他如何保持耐心,他指了指服務臺上的五四青年節標語笑道:“笑容是志愿者的第一張名片??萍寄苤嘎?,但人心,得靠溫度照亮?!?/p>
供稿:區區級機關工作黨委 區科委 區科協
編輯/ 初審:岳順順
復審:林心怡
終審:劉墾博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