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法國對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領導人勒龐采取司法打壓后,德國也開始行動了。
5月2日,距離新一任德國政府上臺還有4天,德國執政黨對德國目前支持率最高的極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動手了,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將德國選擇黨(AfD)列為“已確認的極端主義組織”。
德國執政黨社會民主黨(SPD)的一名成員表示:“我很清楚,禁令勢在必行。”
而這一認定發出后,意味著德國政府可以動用國家情報監視機構對“選擇黨”實施全天候監視、秘密滲透和行動禁令。
用通俗的話來說,德國政府對反對黨進行黨禁,這比馬克龍司法打擊反對黨領袖更為明目張膽。
德國選擇黨在2月的大選中,德國聯盟黨以28.5%的支持率贏得大選,德國選擇黨以20.6%的支持率位居第二,是德國政壇最大的反對黨。
而在隨后的組閣中,聯盟黨將選擇黨排除在外,而是選擇跟支持率僅為16.4%的現執政黨社民(SDP)聯合組閣。
在談判中,社民黨獲得財政部、司法部、勞工和社會事務部、國防部、環境部、發展援助部、建設部等7個部委部長職位。
可以說,社民黨雖然大選失敗,但是依然掌握了國防部﹑財政部﹑司法部等強力部門,大權在握。
聯盟黨和社民黨忙著組閣,其打擊非法移民和縮減政府開支等競選承諾的議題卻并沒有在雙方的合作協議中體現,讓大批保守派和中間派選民失望。
德國民眾這種不滿情緒繼續助長了反建制和極右翼政黨的支持率,選擇黨成為很多失望選民新的希望。
在4月29日的民意調查中,德國選擇黨(AfD)甚至以26%的支持率成為德國最受歡迎的政黨,而聯盟黨(CDU/CSU)的支持率則從28.5%下滑到24%。
隨著民意的變化,即將上臺的聯盟黨估計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
在聯盟黨即將上臺之前,借現執政黨社民黨的手來打擊支持率飆升的選擇黨,似乎成了最好的手段。
既沒有留下打擊反對黨的口實,又能夠壓制最大的反對黨,一舉兩得。
而對于即將下臺的左翼社民黨來說,既能用最后的權力壓制自己的右翼“死敵”,又能在新政府中分得更大的蛋糕。
雙方一拍即合,那么德國選擇黨就成為新一屆德國政府的“登基大禮”。
成立僅12年的德國選擇黨,通過反對大規模移民、反極端氣候和反歐盟的政策在德國迅速崛起。
在德國當下非法移民大量涌入,治安急劇惡化﹑去工業化導致失業率飆升的當下,選擇黨吸引了大批保守派選民。
而德國各大老牌黨派并沒有試圖通過公開辯論和公平選舉來擊敗該黨,而是通過司法打壓、情報部門監視和危及國家安全言論等理由壓制選擇黨的崛起。
與此同時,德國檢察官正利用新的言論法來打擊德國選擇黨的候選人和支持者,對他們處以罰款、騷擾,在某些情況下甚至試圖取消他們的參選資格。
在私下里,德國議會領導人甚至拒絕為德國選擇黨提供基本的便利,包括使用會議場地等基本訴求。
現在的德國,黨派的民主競爭正在演變成另一種局面。
德國執政黨并沒有認真反思選擇黨為什么這么受選民歡迎?也從來沒有考慮過自己釋放要改變自己的執政理念,而是一條道走到黑,跟普通的德國民眾越走越遠。
因為,不管在任何國家,不論你如何高喊平等﹑包容﹑多元化,氣候環保等高大上的口號,普通民眾需要的是良好的治安,低廉的物價,自由的言論環境。
在德國,批評非法移民和伊斯蘭甚至成為禁忌話題,稍有不慎就成為眾矢之的,輕則丟工作,重則身敗名裂。
而德國選擇黨就要試圖打破這一禁忌,讓常識重回德國。
但如今,德國官僚們聯合歐洲媒體將德國選擇黨貼上“極右翼”的標簽,甚至將它跟元首掛上鉤,正試圖摧毀它,摧毀一個在大選中取得這么高支持率的合法政黨
面對德國政府壓制選擇黨的行動,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自己的社交平臺發表了力挺選擇黨的聲明。
魯比奧說:德國剛剛賦予其間諜機構監視反對派的新權力。這不是民主,而是偽裝的暴政。 真正的極端主義不是受歡迎的德國選擇黨(在最近的選舉中排名第二),而是德國選擇黨所反對的建制派致命的開放邊境移民政策,德國應該改變政策。
面對魯比奧的指責,德國外交部回應:這是經過獨立調查才做的決定,不服可以上訴。而且,我們從歷史(指納粹時期)學到了教訓,必須阻止右翼極端主義。”
然而,在黨派政治中,往往被無情打壓的一方會博得民眾的同情,這無形中將塑造選擇黨“受害者”形象,贏得更多選民的認同和支持。
就像2024年美國大選中,民主黨檢察官和法官不惜動用司法手段多次起訴特朗普,并且紐約法院裁定特朗普34項重罪,創造美國前總統被司法起訴的歷史。
但民主黨的“司法武器化”,不僅沒有得到廣大美國普通民眾的支持,反而在特朗普被裁定犯罪的判決書出來后,大量的小額捐款流向特朗普的競選籌款賬戶,無形中為特朗普的悲情形象加分。
可以預計,如果德國選擇黨能挺過這波打壓,未來支持率將會更高,德國執政黨極有可能偷雞不成蝕把米。
結語
過去20年,歐洲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落,不論是經濟還是政治。
雖然歐洲的民主制度目前依然穩固,但左翼政黨持續的挫敗感和“司法武器化”可能侵蝕其根基。法國因政府信任度下降和政治不穩定而被降級為“有缺陷的民主”,這就是一個警示信號。
如果歐洲領導人不重視這一趨勢,歐洲國家的民主質量可能會進一步惡化。
最后,用萬斯的話結尾:西方國家共同推倒了柏林墻。如今,柏林墻又被重建了——不是蘇聯人或俄羅斯人重建的,而是德國當權者重建的。
這里的德國,換成歐洲也毫不違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