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姐站在村口直跺腳,剛曬干的玉米又被陣雨澆了個透。
晾衣繩上的厚外套還沒捂熱,晌午的太陽又曬得人冒汗珠。這五月的天,咋比臘月的風還會“變臉”?黑龍江的鄉(xiāng)親們可愁壞了。
3日下午的云就像漏了底,大興安嶺的太陽雨說下就下。齊齊哈爾的街道上,打傘的和曬背的人擦肩而過,場面真稀奇。沒帶傘的老李被淋成“落湯雞”,直罵這天氣“不講武德”。
到了夜里,溫度計直接“跳崖”,伊春北部零下2℃凍得人打哆嗦。
羽絨服重新披上身,街坊鄰居見面就調(diào)侃:“咱這是過了個假春天?”白天16℃的哈爾濱街頭,有人穿短袖有人裹棉襖,像極了“亂穿衣時裝秀”。
4日的雨帶拉得老長,黑河的莊稼地喝飽了水,卻讓播種的老王犯了難。
“清明前后種瓜點豆”,可這濕乎乎的天,種子會不會爛在地里?農(nóng)技站的電話都被打爆了,鄉(xiāng)親們就盼著來句準話。
5日雨水往北跑,南邊剛放晴,曬被子的大媽又盯著天邊的云犯愁。“前幾天曬的糧食返潮了,這回可不敢大意?!彼呧洁爝呁柵_搬竹匾。
地里的小苗剛挺起身板,夜里的冷風又讓人心揪起來:能扛住不?
要說最折騰的,還是穿衣這事。北邊的鄉(xiāng)親裹著棉襖看南邊人穿單衣,直搖頭。
“天氣預(yù)報像坐過山車,咱老百姓只能兜里揣傘、包里塞襖,隨時應(yīng)戰(zhàn)。
”洗車的、曬糧的、種地的,各有各的難,全看老天爺啥時候“消氣”。
我瞅著村口宣傳欄的農(nóng)諺直嘆氣,老輩人說“五月冷,谷粒癟”,今年會不會應(yīng)驗?雖說雨水足是好事,可這忽冷忽熱的,病蟲害要是鬧起來,可咋整?農(nóng)技專家說要及時清溝排水,可散戶哪有那么多精力,全靠老天賞飯吃。
6日陽光露頭了,地里的墑情看著不錯,可鄉(xiāng)親們心里還是不踏實。“前幾年倒春寒吃了虧,現(xiàn)在見天變就心慌。
”種糧大戶老陳蹲在地頭抽煙。這天氣就像個調(diào)皮孩子,啥時候能穩(wěn)當下來,讓老百姓順順當當種地?
都說“人定勝天”,可面對這捉摸不透的天氣,咱還是得多留個心眼。傘別收,厚衣別藏,地里的活兒跟著天氣預(yù)報走,準沒錯。
老天爺?shù)钠怆y捉摸,咱莊稼人就得學(xué)會見招拆招,日子才能順當。
未來幾天的天到底啥時候穩(wěn)當下來?咱還得接著瞅準天氣預(yù)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