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大橋下江面跑冰排。
□文/柳邦坤 攝/楊凱
黑龍江開江奇觀又回來了!
看黑龍江開江,早已是邊城黑河春天的盛事。開江的那幾天,黑龍江岸邊一改往日的行人寥寥,人們從四面八方匯聚到江邊,觀賞跑冰排,來一飽眼福。不管是當(dāng)?shù)厝耍€是外地游人,幾乎沒有不被壯觀的開江場景震撼的。
江堤上擠滿熙熙攘攘的人群,江邊也是人頭攢動。人們紛紛拿起相機(jī)、手機(jī),拍照、錄像,記錄著激動人心的時(shí)刻。多年前,手機(jī)還沒普及時(shí),江邊攝影攤兒生意興隆,一些攝影攤點(diǎn)前擺上帶三腳架的高倍望遠(yuǎn)鏡,在此照相可免費(fèi)借助望遠(yuǎn)鏡觀看開江盛況。他們的生意自然很火,以大界江和異國城市當(dāng)作背景拍照,都是很不錯的,尤其是以波瀾壯闊的流冰場面為背景,拍出的照片就更有韻味。那些來自南國的游人,拍到這流冰的照片帶回去,不讓親友羨慕才怪!有一年,也是開江時(shí)節(jié),幾位從廣州來的記者看到黑龍江上流冰這一恢弘的勝景,高興得手舞足蹈,回去后,以《我們踏上了黑河的冰雪》為題寫了游記在《羊城晚報(bào)》上發(fā)表,自豪和驕傲之情溢于言表。
江里的船被流冰簇?fù)碇煌5財(cái)[動身姿,整裝待發(fā),開始新一年的航程。冬泳健兒已經(jīng)迫不及待,跳入流冰中游兩下,到處是冰,還不能暢游,就爬到大塊的冰上擺個造型。
開江有文開和武開之分。文開江自然是在人們不知不覺間就冰消雪化,而武開江則是江面一夜之間斷裂,冰排順江而下,較之文開江來得更突然、更迅猛,因而也就更壯觀、更雄奇、更驚險(xiǎn)。武開江有時(shí)會因形成冰壩造成大江堵塞,極容易出現(xiàn)凌汛,造成災(zāi)害。這時(shí),就要把冰壩炸開,使河道疏通。
不管文開江還是武開江,都是黑龍江的奇觀。如果有幸趕上武開江,一定會震撼到你,大江積蓄了一個冬天的力量,其氣勢、其場景,是撼人心魄的,可以說有摧枯拉朽、萬馬奔騰之勢。遇到文開江,也同樣讓人感慨不已,感受冰河靜謐的魅力,欣賞冰排悄悄流淌的情景,體會大界江一天天的變化,會讓你心醉。
黑龍江是一匹桀驁不馴的脫韁野馬,聽見春天發(fā)出的號今后,它就一任自由狂奔。那一塊塊大小不等、潔白如玉的冰,自上而下,以排山倒海之勢,徹夜不息地奔流。璦琿籍詩人高蘭這樣吟詠黑龍江開江:“江里的冰,一塊一塊,像白玉的床,像大理石的塑像,晝夜不停地流,晝夜不停地響,那是塞外春風(fēng)里的偉大歌唱。”隨著江里的冰流去,冬天漸漸地和我們告別,春天向我們匆匆走來。這時(shí),江岸的山嶺上,開滿了興安杜鵑——達(dá)子香花。江里,流動著潔白的冰與達(dá)子香交相輝映,對比鮮明,煞是壯美。
江邊的人把流淌的冰陣稱為“冰排”,再貼切不過。此外,還有什么詞匯能這么形象地描述黑龍江里的流冰?很顯然,是從木排那里借用而來。過去,黑龍江上有放木排的,將黑龍江上游采伐的木頭運(yùn)到江邊,將木頭捆綁在一起,扎成木排,然后順江流送,放排人就住在排上。后來,不用人放排了,改用拖船拖木排。木排抵黑河后,就泊在大黑河島旁的汊子西牡丹江里。黑龍江上的流冰,一排排、一隊(duì)隊(duì),有時(shí)一撥、一群,恰如順江而下的木排。黑龍江上流冰時(shí),黑河人不說“看流冰去!”而是說:“看跑冰排去!”雖意思相近,后一種說法卻表現(xiàn)了黑河人的個性,崇尚驍勇,又富于集體主義精神,表現(xiàn)了黑河人的審美追求。
每年谷雨到立夏前后,黑龍江黑河段開江的日子。朋友,請你到黑河看流冰,不!請你到黑河看跑冰排……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