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朱家角古鎮推出“非遺里的朱家角”國潮非遺咖啡文化周活動,將30多個國家級、市、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融入古鎮景區展示體驗,通過創新展演、藝術裝置、互動體驗等形式,構建起可觸可感的非遺生活場景,讓千年文脈在游人如織的江南水鄉中煥發時代生機。
步入古鎮游客中心,映入眼簾的便是以朱家角古鎮為母體的靛藍扎染蓮花裝置《青溪蓮漪》,4層靛藍扎染蓮花呈現藍白漸變象征江南水鄉的煙雨空濛,整件作品將非遺技藝、水鄉肌理與道家哲思編織成流動的詩篇,宛若一幅立體水墨長卷。
放生橋畔,昆曲《牡丹亭》的婉轉水磨調與潺潺流水聲交織成韻,非遺體驗已突破靜態展示的邊界。上海戲劇學院戲曲表演專業大四學生陳憶京與搭檔劉銘化身杜麗娘與春香,以一場“快閃”演繹經典片段《皂羅袍》。素衣水袖的倩影時而在放生橋畔流連,時而在國潮市集呈現,市民游客轉角即與六百年昆曲邂逅。“我們想用年輕人的方式傳遞昆曲之美。”陳憶京表示,通過即興互動讓游客在移步換景中感受傳統文化,這也是非遺活態傳承的生動實踐。
據悉,本次“非遺里的朱家角”國潮非遺咖啡文化周通過深入挖掘展示朱家角古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厚內涵,點亮江南古鎮“海派多元”文化基因,打造中國古鎮入境游第一站。漫步朱家角的游客不僅是旁觀者,更成為文化傳承的參與者,這座千年古鎮正以開放包容的姿態搭建起傳統與現代對話的橋梁,讓文化遺產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記者:孫旌豪
攝影:孫旌豪
編輯:胡小凡
責任編輯:李艷麗(首席)
終審:張全權(首席)
轉載請注明來自“綠色青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