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澳門舉辦的乒乓球世界杯男子單打項目上,巴西選手雨果奪冠的一幕,相信許多人都看到了,在領獎臺上,三名中國選手成為陪襯的畫面,相信再過多少年,會一直留在國人的記憶深處。
此次雨果在東半球乒乓球世界杯奪冠的蝴蝶效應,在西半球引起了颶風效應,首先是巴西總統(tǒng)率先表示祝賀,緊接著巴西奧組委、巴西乒協(xié)、巴西通訊社、巴西電視臺紛紛跟進,這種熱度堪比巴西足球獲勝!
有媒體將雨果譽為巴西的"民族英雄"和"孤膽戰(zhàn)士",其影響力堪比當年容國團為中國奪得首個世乒賽冠軍的場景。正如容國團奪冠在中國掀起乒乓球熱潮一樣,雨果的成功對于推動乒乓運動在基礎相對薄弱的南美洲地區(qū)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相信包括中國在內(nèi)的眾多有識之士都樂見其成,并將吸引更多人關注乒乓球這項賽事。
而這對于習慣了國乒大包大攬的國人來說,還有些不習慣,甚至有人以此推斷國乒的技術優(yōu)勢不在,頗有些危言聳聽地味道,其實這沒大不了的,天塌不下來。
得承認,包括本人在內(nèi),對于以往乒乓球各大比賽決賽中中國人之間的對決,根本提不起絲毫興趣,只是近年來,日本隊張本兄妹的崛起,才將國人的目光稍稍聚焦到了這項運動上來,但他們始終無法撼動中國隊的牢固地位,而雨果這次奪冠的意義大不相同。
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乒乓球這項運動,其實,乒乓球運動的觀賞性非常高,只是由于中國隊的長期壟斷讓這項運動的關注度有所降低。
回過頭來,我們的這次失利并不是什么天塌下來什么了不得的事,但凡競技體育有輸有贏都很正常,這種情況以前并不是沒有發(fā)生過,2005年列日世界杯,德國選手波爾仿佛開掛了一般,1/4決賽以4-3力克世乒賽冠軍王勵勤,半決賽4-3險勝最難纏的馬琳,決賽又是一個4-3拿下王皓并奪冠。賽后波爾興奮地躺在球臺上慶祝,完成了對中國隊一串三的壯舉,而且擊敗的是中國隊當時實力最強的“二王一馬”。
而在隨后的世乒賽、奧運會等重大賽事中,冠軍依然沒有旁落,這一次也是一樣,本次失利,就當我們不過是打了個盹而已,也許是我們的一種策略也未可知,如果不信,那么在后面的世乒賽、奧運會等賽事中再見真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