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巴勒斯坦問題的本質,是美帝國主義政團與猶太財閥勾結,通過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對巴勒斯坦人民和以色列人民進行的雙重階級迫害。這場戰爭表面上是民族沖突,實際上是國際資本集團操控下的利益博弈,底層民眾無論哪一方都成了犧牲品。
美帝國主義的戰略布局
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從來不是出于所謂"民主自由",而是赤裸裸的地緣政治利益。根據布朗大學統計,2024年美國對以色列的軍事援助高達179億美元,創下歷史紀錄。這些錢大部分用于購買美國軍工巨頭的武器裝備,比如洛克希德·馬丁的F-35戰機和雷神公司的導彈系統。美國通過這種"軍援-軍火銷售"的閉環,既控制了中東戰略要地,又讓國內軍工復合體賺得盆滿缽滿。
更隱蔽的是,美國在聯合國多次使用否決權阻撓停火決議。2024年11月,安理會14國贊成加沙?;饹Q議,美國再次獨家否決,導致加沙死亡人數突破4.4萬。這種明目張膽的偏袒,背后是猶太財閥對美國政治的深度滲透。據《環球時報》披露,美國國會存在強大的猶太游說集團,他們通過政治獻金和輿論操控,迫使政客無條件支持以色列。
猶太財閥的雙重剝削
猶太復國主義本質上是猶太資產階級的殖民工具。19世紀末,歐洲猶太富商為了轉移國內階級矛盾,策劃了"復國"運動。英國《貝爾福宣言》和聯合國181號決議,都是在這些財閥的推動下出臺的。他們通過猶太國民基金會等組織,低價收購巴勒斯坦土地,建立猶太定居點,將巴勒斯坦人驅趕到貧瘠的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
在美國,猶太財閥控制著金融、媒體、科技等關鍵領域。喬治·索羅斯的量子基金、謝爾登·阿德爾森的賭場帝國,這些資本巨頭不僅資助以色列政府,還通過游說影響美國外交政策。2024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禁止引用加沙衛生部門的死亡數據,就是猶太財閥操控輿論的典型案例。他們一方面洗白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另一方面打壓國內反戰聲音,將美國民眾蒙在鼓里。
巴勒斯坦人民的悲慘處境
巴勒斯坦人正在經歷系統性的階級壓迫。加沙地帶523萬人口擠在3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失業率高達60%,人均GDP不足以色列的1/20。以色列在占領區修建隔離墻、檢查站和定居點,將巴勒斯坦社區切割成碎片化的"露天監獄"。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農民,70%的土地被以色列定居者強占,只能在貧瘠的土地上勉強糊口。
更殘酷的是經濟封鎖。以色列控制著加沙的電力、水源和邊境口岸,定期切斷能源供應,導致醫院停擺、學校關閉。2024年加沙地帶的電力供應每天不足4小時,兒童營養不良率飆升至40%。這種"慢性屠殺"的背后,是猶太復國主義者對巴勒斯坦資源的掠奪,以及美國資本對中東市場的壟斷。
以色列人民的困境
猶太復國主義同樣在壓迫以色列底層民眾。以色列國內的阿拉伯公民,平均收入只有猶太人的60%,失業率是猶太人的2.5倍。2023年數據顯示,21%的以色列阿拉伯家庭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嬰兒死亡率是猶太家庭的2.5倍。即使是猶太裔工人,也面臨著嚴重的階級分化。特拉維夫的金融精英年薪數百萬美元,而南部農業工人月薪不足2000美元,還要承擔高額軍費。
以色列政府將大量資源投入軍事擴張,2023年軍費開支占GDP的4.2%,導致社會福利嚴重縮水。普通民眾的住房、醫療、教育需求被忽視,而猶太財閥卻通過軍工合同大發橫財。這種"戰爭經濟"模式,使得以色列社會矛盾日益尖銳,2024年爆發了數十次全國性罷工,抗議政府的窮兵黷武政策。
國際斗爭的新態勢
巴勒斯坦問題正在引發全球左翼運動的覺醒。2024年5月,巴勒斯坦工人發起全國大罷工,從加沙到以色列境內的阿拉伯城市,數十萬工人放下工具,抗議以色列的壓迫。這場運動打破了以色列"分而治之"的策略,將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解放訴求與階級斗爭結合起來。
在國際層面,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抵制美國的霸權行徑。2024年國際勞工大會上,當以色列代表發言時,埃及、土耳其等國代表集體離場抗議。中國、俄羅斯等國在聯合國多次提出公正解決方案,揭露美國的雙重標準。這種國際輿論的轉變,讓美帝國主義和猶太復國主義的丑惡嘴臉無所遁形。
這場戰爭的本質,是美帝國主義與猶太財閥狼狽為奸,利用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對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民進行的階級壓迫。要實現真正的和平,必須打破國際資本的操控,讓巴勒斯坦人民恢復民族自決權,讓以色列人民擺脫戰爭經濟的枷鎖。這不僅是中東問題的出路,也是全球反帝反殖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