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經中央軍委批準,海軍廈門某基地給一個普通的戰士晉升了軍銜,并獎勵了他足足600兩黃金。
這個消息一出,頓時引得全軍一片嘩然。
彼時,一克黃金就要8塊錢,600兩黃金相當于24萬元的巨款。
在普通人的工資只有幾十塊錢的年代,24萬元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
這個普通士兵到底是什么身份,國家為什么要如此聲勢浩大地重獎他呢?
一個不平靜的早晨
1964年10月4日,海軍某部設立在青嶼島的觀察哨突然傳來緊急的消息,說有一艘國民黨登陸艦正在極速的朝著我廈門海軍基地沖來。
彼時,兩岸關系愈發緊張,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海戰。
基地負責人接到預警消息后非常重視,第一時間就下達了命令,讓所有的部隊都進入到了戰備狀態。
瞬間一股肅殺的氣氛彌漫在了整個基地上空,讓略微有些薄霧的早晨顯得更加的清冷。
就在一切都準備就緒,隨時可以發動火力攻擊的時候,前方的觀察哨又傳來了一條消息,說情況有些不對勁,請求靜觀其變。
觀察哨的同志之所以會發來一條如此奇怪的消息,是因為他們發現這艘登陸艦孤零零的,后面在沒有跟隨任何的國民黨海軍船只。
而且船上面掛著的軍旗只升起了一半,還是倒著的。
這個不合常理的古怪現象,讓觀察哨的戰士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他覺得很可能這艘登陸艦是來投誠的。
就在觀察哨的戰士們還不能完全確定的時候,疾馳而來的登陸艦已經進入了我方的火力覆蓋范圍。
就在這時,登陸艦上突然傳來了幾聲呼喊,“解放軍兄弟,請不要開槍,我是起義來投誠的。”
半個多小時后,這艘美軍最先進的登陸艦穩穩的停在了廈門軍事碼頭,一個身穿國民黨軍裝的士兵滿臉激動的從船上走了下來。
“長官,我叫趙宗禮,是國民黨金門海面偵測隊下士,現正式向你們投誠。”
士兵說著,干凈利索的對基地的負責人敬了一個軍禮。
面對國民黨軍隊的層層封堵,投誠的趙宗禮是怎么把這艘登陸艦給開過來的呢?
瞞天過海的計劃
趙宗禮1928年出生于山東濰坊的一個貧困漁民家庭,5歲的時候就開始跟著父親出海打魚。
毫不夸張的說,他小的時候就是在海水里面泡大的,游泳水平非常高。
十八歲那年趙宗禮跟著家鄉的人來到了青島,想在大城市謀生,不曾想卻被國民黨軍隊抓了壯丁,陰差陽錯的當上了海軍。
1949年6月2青島全面解放后,趙宗禮被裹挾著退到了臺灣,從此親人只能在夢里面相見。
被迫參軍的趙宗禮本身對腐朽的國民黨政府沒有任何的歸屬感,如今國民黨又害得他背井離鄉,這股厭惡之情就更加的強烈了。
所以, 趙宗禮決定找時機逃回大陸。
1962年,趙宗禮所在的部隊進駐金門島,這讓他終于等到了機會。
借著自己海面偵測隊員的身份,趙宗禮經常拉著戰友開船到處閑逛,尋找最合適的逃離路線。
經過一年多的不斷研究,一條穩妥的航線漸漸在趙宗禮的腦海中形成了。
當時解放軍每天都會在廣播里面呼吁,希望有良知,想親人的國民黨士兵可以前來投誠。
這在國民黨軍隊中根本就不是秘密,有心人都知道。
趙宗禮正是這些有心人當中的一員。
心里面雖然早就打定了主意,但此事想要真正付諸行動卻困難重重。
這是因為金門島上有很多國民黨情報人員,這些人的工作就是甄別有二心的士兵,杜絕一切可能出現的“叛逃”行為。
就算躲過了這些人的排查,想要離開金門島也是千難萬難的。
畢竟金門島上有數量眾多的火炮和快艇存在,有這些先進的裝備存在,想要游泳或劃船逃跑,根本就是送命。
就在趙宗禮一籌莫展的時候,1964年10月初,國民黨海軍副司令曹仲周中將乘坐“天山號”巡洋艦前來金門島視察。
國民黨軍隊雖然裝備比較先進,但管理卻非常的混亂,上層人員除了各種貪污享樂,就只知道阿諛逢迎。
所以海軍副司令曹仲周來了以后,所有軍官都圍著他打轉,一時間根本就沒有人管其他的事情。
這讓趙宗禮看到了逃離的好機會,3日晚上,趙宗禮借著抽煙的機會,上了一艘無人看管的登陸艦。
緊接著,他堂而皇之地把登陸艦從碼頭開了出來。
金門島碼頭每天進進出出的船只非常多,再加上當時大家的心思都放在遠道而來的海軍副司令身上,并沒有人注意到這個異常的情況。
異常順利的開端讓趙宗禮緊繃著的神經稍微的舒緩了一些。
在黑夜中沿著早就在心中規劃好的航線行駛了四個多小時后,天漸漸地亮了,趙宗禮也看到了廈門外海的青嶼島。
到了這個時候,趙宗禮才如釋重負地長舒了一口氣,他終于成功了。
諷刺的是,趙宗禮把這艘編號為1279的登陸艦都開到了廈門軍事碼頭,但金門島的海軍對此還一無所知。
英雄就應該被厚待
趙宗禮帶著先進的美式登陸艦投誠意義非常的大,這件事情在當天就被上報給了黨中央。
中央領導人高度贊揚了趙宗禮的行為,決定對此事進行高調的宣傳并重賞趙宗禮本人。
這么做一來可以狠狠打擊國民黨方面的士氣,二來也能夠樹立一個正向的標桿,讓其他有想法的國民黨戰士看到新中國政府的誠意。
根據中央的指示,海軍部隊在1964年10月8日給趙宗禮舉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授銜儀式,海軍副司令員劉道生將軍親自給趙宗禮佩戴上了中國海軍少尉軍銜。
隨后,在所有人的見證下,中央來的代表把六百兩黃金獎勵給了趙宗禮。
這一連串的厚待讓趙宗禮激動得熱淚盈眶,說話都哽咽了起來。
讓在場之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平靜下來的趙宗禮并沒有接受國家的好意,而是慷慨的把這600兩黃金重新又捐獻了出去。
有著赤子之心的趙宗禮希望這筆錢可以為新中國的海軍建設添磚增瓦。
做完這一切,趙宗禮向組織上請了假,無比激動的回到了自己闊別將近二十年的老家。
看著老家的親人都健在,還過上了安穩的生活,趙宗禮覺得自己冒著生命危險所做的一切都值了。
生活回歸到了正軌以后,趙宗禮一直都在海軍部門任職,把自己的畢生精力都貢獻給了祖國的海疆。
兢兢業業的趙宗禮在工作之余,還積極的參加各種統戰工作,為此還專門書寫了文章《回到祖國大陸十二年》。
1995年,67歲的趙宗禮被中央軍委晉升為少將并光榮的退休。
回顧自己的一生,趙宗禮覺得他做過最正確的一件事情,就是1964年駕著敵人的登陸艦回到了祖國。
正是這次心向光明的大膽舉動,讓他的人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人生就是如此,很多時候一次正確的選擇會徹底的改變命運,趙宗禮的事跡就完美的詮釋了這一點。
如果當年他沒有選擇開船投誠祖國,也許他早就在對親人無盡的思念中郁郁而終了。
結語:
臺灣作為中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遲早都是要回歸到祖國回報的。
這是不可違逆的大勢,所有為了一己私利企圖阻止兩岸統一的人,都將會被定死在民族的恥辱柱上。
這個時候,聰明人就應該學習趙宗禮,因為歷史已經證明,他當年的舉動,才是最正確的。
參考資料:
《蕭勁光回憶錄》(2013年10月,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
《劉浩天海軍中將接見趙宗禮》解放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