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生”系列千千萬,其中廁紙占多半。
如果你最近剛好在追四月新番,看到那個在嬰兒時期就表現好學,在魔法上展現天賦,表面是剛出生的天才少年而內里靈魂卻是幾十歲的成年人,或許你會在心底突然冒出一個熟悉的名字——魯迪烏斯·格雷拉特。
沒錯,自四月新番《最強王者第二次人生》(又名「三歲開始做王者」)播出以來就被吐槽——它開始的情節安排有些像《無職轉生》。
雖說同為“轉生”系列的《無職轉生》開頭也算是套路,但問題也正因此而誕生:《最強王者第二次人生》到底只是一個純粹的“套路作品”還是“跟風型代餐番”,又或者是有著屬于自己的異世界之路?
相似卻不相同的基調
在設定框架上,兩部作品的出發點都非常雷同——死宅魯迪和孤獨王者格雷,都帶著前世記憶,轉生為嬰兒,從零重啟新的人生。
不同的是,《無職轉生》的魯迪來自現代日本,是失敗的人生+滿級反省,從負數開局努力變強;而《最強王者第二次人生》的主角亞瑟(前世名為格雷)則是開局就是超人,重生后主動隱藏能力,以“嬰兒之姿”體驗感情、友情、生活。
兩個作品的基調有所不同:一個是“死宅”loser;一個卻是“王者”winner。你可以說他們都帶著“外掛”,但一個是“從人變成英雄”,另一個是“從神變回人”。
這也直接決定了兩部作品的情緒基調:《無職轉生》重的是心理補償、成長與治愈;《最強王者第二次人生》則更偏向王者下凡、人間體驗。
從“成長”來看,魯迪和亞瑟其實走得是兩條相似但又分叉的路線:
魯迪在《無職轉生》中,逐漸從對異性、親情的逃避者,轉變為一個真正能建立親密關系的成年人。他學魔法、練劍術、交朋友、找老婆,每一個階段都像是一種“再教育”。他不是因為天賦強,而是因為不想再重蹈前世的失敗。
亞瑟在《最強王者第二次人生》則是一位“外掛帶來反思”的王者。在前世擁有一切卻空虛到死,重生后第一次體會到家庭的溫暖、親情的羈絆、朋友的笑容。
這更像是另一個層面的“成長”——不是從弱小到強大,而是從冷漠到共情。
所以說,魯迪是向上攀爬的“成長型角色”,而亞瑟則是自我剖析的“治愈型主角”
“代餐感”從何而來?從模仿走向自我,《最強王者》能否擺脫“代餐”標簽?
既然如此,為什么那么多觀眾說它是“《無職轉生》的代餐”?
因為既視感太強了,甚至開篇情節真的太像了。你可以說《無職轉生》也是套路的異世界作品,主角都帶著前世完整記憶,有類似中二但自省的內心獨白。
可嬰兒期就開掛,學習魔法,父母一個會劍術、一個會治療的高顏值父母家;魔法世界、劍術系統、種族設定都大差不差;甚至孩童時期開始被轉移到陌生地帶打副本,練技能,遇到蘿莉/御姐... ...
這些設定放一起,觀眾當然會條件反射——“啊?這不就是無職轉生翻版嗎?”
但也有觀眾在“代餐”之后逐漸感受到《最強王者》想講的不太一樣的東西:它想講的是——當你擁有一切后,是否還能重新學會去愛?
現實一點說,在“異世界轉生”這種賽道上,《無職轉生》已經把“重生+成長+魔法”這套體系玩到了極致,情感飽滿、設定扎實、角色細膩,《最強王者》要想從同類作品中突圍,“不一樣”才是關鍵。
目前《最強王者》尚在“童年篇”階段,雖然劇情推進快、人物設定討喜,但仍給人一種“輕量版無職”的既視感。這不代表它不好看,而是還未完全展現它自己的“靈魂”。
如果后續能更深入挖掘亞瑟對“過去自我”的反思、對“人之情感”的再學習、對“王者地位”的重新理解,或許它能真正甩掉“代餐”標簽,變成一部“內核不同但觀感類似”的溫柔作品。
結語:代餐不恥,關鍵是你有沒有自己的味道
說到底,喜歡《無職轉生》的觀眾,本質上就是想看“一個人如何在異世界里獲得第二次機會”。
而《最強王者第二次人生》,正好就是這樣一個設定,只不過主角換了出發點,世界換了樣式。
你可以說它是代餐,也可以說它是另一個“如果你重來一次,你還會選一樣的路嗎?”的幻想游戲。
代餐不可恥,沒味道才尷尬。
至于《最強王者》有沒有味道——再給它一點時間吧,別忘了,魯迪的故事,也是從嬰兒學魔法開始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